为什么有些女人,不愿意和娘家人走太近?这个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6  浏览量:7

在深沉的情感世界中,“所爱的人”和“爱”不仅仅局限于浪漫爱情,它们还涵盖了友爱与亲情。那些未能如愿的爱,那些因爱生恨的爱,以及那些在萌芽期即遭扼杀的爱,都需要我们以一种深刻的方式去处理和埋葬。

例如,有些女孩从小就感受到自己并未受到父母的偏爱,可能因为兄弟的存在而感到失宠。她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很容易在挫折中夭折。这些女孩不断压抑着内心对爱的渴望,在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中,最终选择了放弃,仿佛在内心深处为这份爱建造了一座坟墓。

下面这位读者与她的父母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通过她的故事来了解更多。

我的母亲曾告诉我,“女儿永远没有儿媳孝顺。”这句话刺痛了我,我本想结婚后与她修复关系,不再去追究她曾只爱弟弟不爱我的错误,但最终我发现这是徒劳的。

自小,我就察觉到我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与弟弟不同,这并非我好斗,而是事实如此。我渴望的东西,总是遭到斥责,而弟弟的要求却总能得到满足。尤其是当弟弟在我面前炫耀时,这无异于揭开我的伤疤。每当我无法忍受,夺走他的玩具,我就会受到父母的批评,被告知作为姐姐,我太不懂事。

直至我结婚前,这样的事情一直在我的生活中重复。结婚后,我离开了那个家,暂时摆脱了那种痛苦。

有一天,我的母亲突然不请自来,到我们家暂住。我本以为她是来弥补对我的亏欠,所以才有了与她和好的想法。然而,她却口出狂言:“女儿永远不如儿媳。”她并非真的来与我和解,而是在我面前炫耀她的儿子和儿媳是如何对她好,这相当于再次确认了我这个女儿的不懂事。

我告诉她,如果她真的认为我不如她的儿媳孝顺,认为在我们家受委屈了,那她可以去她宝贝儿媳家居住,我们家不欢迎一个不知好歹的人。

她开始向我提出条件,似乎这才是她此行的真正目的:“第一,从今以后,你不准回娘家,我不认你这个女儿,你敢回去,我就敢把你赶出去;第二,别想觊觎娘家的任何家产,所有的家产都是你弟弟夫妻俩的,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两个条件,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本就不想回到那个家,即使他们用八抬大轿抬我,我也不会去;至于家产,我从小到大从未得到过任何好处,他们很早之前就决定将家产留给儿子,我争也争不到,早就不抱有任何希望。

她离开后,我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我们毕竟是母女,尽管感情淡薄,但亲情的破裂仍会不断打击我。然而,这种情绪并未持续太久,当我回想起母亲说我不及她的儿子和儿媳孝顺时,我竟然笑出了声。

这个笑,是释然,是解脱,也是对这些年来不公平待遇的嘲讽。我终于明白了,与其在一段没有感情的亲情中挣扎,不如放手,让自己自由。我笑着,看着那座我曾渴望的亲情之墓,终于接受了它的存在,并决定从此以后,只爱自己。如果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她,曾在我成长的旅途上施予我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如果在那个难忘的婚姻日子里,她不仅倾其所有地资助我,还慷慨解囊资助我们购置了住房,如果在婚后的日子里,她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小夫妻俩,那么,我坚信,我对待她的方式,将会远远超越她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儿媳。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她未曾向我伸出援手,未曾给我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在我需要支持与鼓励的时候,还不断地打击我,质疑我,否定我。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还能保持对她的敬爱之情?我绝不愿意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那样,低三下四地去讨好别人。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在大多数情况下,已婚女性都把娘家视为坚强的后盾,安全的避风港。然而,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够符合这种普遍的期望。那位女士的娘家就是一个例外,她的父母可能认为,对儿子的偏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是传宗接代的延续者,而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这种观念,无法获得女儿的理解和接受。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如猫如狗,如果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都会在心理上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这位女士从小到大,一直承受着心理上的阴影和爱的缺失,这使得她有可能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她可能会像那位女士一样,有过与家人和解的尝试,但在发现自己在父母心中依旧没有地位时,她可能会感到彻底的失望和心寒。

对于她们来说,原生家庭并没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地方,因为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是被动的受害者,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偏心,却无能为力。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她们的父母,他们没有给予女儿应有的爱,却期待女儿无条件地回报,这无疑是天方夜谭。爱是需要条件的,如果你未曾真正给予过爱,那么你也不应该期待得到爱的回报。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