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赵美兰墓前的那束花,揭露她变得如此狠毒的真正隐情
发布时间:2024-04-26 18:59 浏览量:7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我们可以看到,在苏家这个大家庭中,除却大儿子苏明哲和小儿子苏明成对赵美兰感恩戴德之外,苏大强与苏明玉,都是分外怨恨这个妻子和这位母亲的。
然而在那个时代,赵美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个千千万万中国家庭妄图捆绑女儿的幸福,想要从中谋取福利的现实缩影。
赵美兰算是个受害者,却硬生生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而这一极端的转变,离不开她的利益。
在她彻底成为一个施暴者前,曾有三次重要的转变。
第一阶段:歹竹出好笋,绝非必然
早在年轻的时候,赵美兰的自私本性便展露无疑。
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下耳濡目染,即便她固然是个好苗子,但也难免有长歪的嫌疑。
事实证明,“歹竹出好笋”的时候,那绝对是偶然。
而在一定意义上,苏明玉又重复了她的命运。
有生没养,或者有生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贱养。难怪她二哥会如此作践她,那是她家的家风在她二哥身上的延续,恐怕在她二哥心中从没拿明玉当回事儿,难怪明玉不肯回家也不肯提起家庭,谁愿意迎着践踏上啊。
赵美兰亦是如此。
在赵家,她是长姐,而长姐又意味着什么呢?
长姐如母,便意味着她要承担母亲一半的责任,更多的,则是要为这个家庭不断地奉献,不断地牺牲。
便如当初她的父亲去世一般,她必须在毫不知情但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承担起她这个年纪未必能担得起的责任。
男孩子必须往外走,带路人就靠妈了。但妈妈不喜欢爸爸。外婆动员不成,就来了武的,更拉了外公给妈妈跪下,逼妈妈就范。妈妈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嫁给爸爸。
被母亲当成了一个工具,作为家中的,她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当时的赵美兰,并不知道怎么反抗,也不知道母亲到底对她进行了怎样的压榨。
在亲情孝道的压迫下,任谁都会那么暂时性地失去理智,何况狠毒如赵母,不惜拿一个一个自己女儿的幸福来铺路,这样的状况下,赵美兰再是孝顺,再是明事理,对事情也看得清了。
拨开层层迷雾,便如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书中所写到的:
在这天底下,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在赵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压榨下,她怎么可能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呢?
更何况,同为女人,赵母不仅不体谅她这个做女儿的难处,反倒是一次一次把她往火坑里推,这样的情况也令她愈加心寒。
第二阶段:久在樊笼里
所有的反抗,只在一个瞬间。
陶渊明曾在其作品《归园田居》中如此写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然而真的能“返自然”吗?
换言之,赵美兰想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和现实环境,根本就是难上加难。
把一只鸟儿关在笼子里多年,一下子放出来,她真的还能回到从前自由自在天真无邪的本性吗?
答案自然是的。
嫁给苏大强,遇上一个想着要压榨她,把她当做工具人的婆婆,是赵美兰走向施暴者的第二阶段。
当初娶这个媳妇的目的,苏大强的母亲便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传宗接代,压制这个儿媳妇并服务于苏家。
奶奶担心苏家绝后,一直张罗爸爸相亲,但是直至爸爸依然无果。奶奶只有将目光投向爷爷乡下老家,委托亲戚物色儿媳。因此,爸爸妈妈得以相识。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理由的,只是为着自己的私欲,就这样决定了一个女子的命运。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美兰相当于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但在赵美兰的心里,她既然嫁过来了,也并不等于要为这个家服务一辈子。
或许在结婚之前,便已经遭受了洗脑:
要为赵家这个奇葩团体服务一辈子。
所以也就会有了后面的矛盾激化,而当初苏大强母亲的死亡,也与这一现象无不有着联系。
便如原著中所写到的:
所以很多农村最美的女孩嫁了城市最丑的郎,那个年代的畸形产物啊。或许有的人是心甘情愿地以为高攀,但是婆婆是一开始就不愿意。朱丽摇头,天下竟有这么狠心的父母,肯如此狠心推女儿入不幸婚姻的火坑,只为换取独养儿子的进城。明成家的外公外婆极端重男轻女。
果然,天下事乌鸦一团黑,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母亲的压迫,不幸的婚姻,无能的丈夫,令一向好强的赵美兰愈加心里不平衡,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开始谋求新的生路。
第三阶段:天下乌鸦一般黑
导致赵美兰从最根本上转变的,是将自己弟弟的户口转到城里来。
那一刻,赵美兰彻底恨上了苏大强,彻底恨上了自己的女儿身份。
第一次牺牲自己,是因为这个家,是这个弟弟,而最后一次牺牲自己,也是因为他,往后,这样的状况只怕还会有更多次。
压垮骆驼的,从来都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赵美兰从根本意义上无法改变自己的情况,便选择让自己新生的女儿重复了自己的这一命运,而这,也正是全书最可悲的事情。
我们无法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赵美兰已经从根本上“黑化”了。
“不是我不想离婚,我本来已经打算她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只要能离婚就好,但你妈又不肯离婚了。因为离婚后,学校要收回一大半房子的产权,留下的一小半房子里面已经住下你妈和明哲明成三个,每人均摊面积太小,不可能再分国家要求的符合迁移户口政策的最低面积出来给你舅舅。你妈本来不想管你舅舅,我们也已经说好离婚就这么分房子,以后我凭工资条拿一半工资给她,我搬去学生宿舍住,学校收回房子给别的老师,我不要跟你妈住。但你大姨偷偷回家一趟跟你外婆一说,你外婆不答应了,连夜搭进城卖菜的拖拉机赶来,哭着喊着不许你妈离婚,邻居说你外婆跪在你妈面前磕头出血求你妈一定要把你舅舅弄进城后再离婚。你妈起先不答应,你外婆就天天哭到医院门口去,你妈没办法,只好答应暂时不离婚。”
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的一个现实,这样的一个环境,似乎没有人能够帮助赵美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她唯一的“自救”之路也被自己的母亲亲手掐断,这又是何等痛苦的感受呢?
从家庭的被迫害者,走向了者的道路,赵美兰的心里便是如此过来的。
而原著的描写则更是让人不敢深思:
她就到学校吵着把房子又要回来,硬是又通过不知道什么关系把你舅舅户口弄进城。弄进城后她又想把才出生不久的你扔给我离婚,但我怎么养得了你,拖着耗着,反而后来也都不提了。
而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她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拿到这些的呢?
便如苏明玉心中当时所想的,她愿意再往下深思下去了,更不想再深思下去了,她害怕,真的得知真相后,她会疯。
就这样,赵美兰一步一步沦陷了。
从前她无法掌握的,想要拼命挣扎得到的自由和人生,她得不到,便也选择不让女儿得到。
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原著里,赵美兰对弟弟的帮扶直到赵母的去世,至此,她才撒手不管这个只会“啃”她的人。
只是这样,赵美兰的痛苦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她甚至将这份痛苦延续了下去,直到永远。
每个受到伤害的人,都有需要被治愈的人生
赵美兰从受害者成为施暴者,这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有人说,赵美兰当初从一个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更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这固然是一个原因,可另一方面,这个方面也太过片面。
赵美兰最倒霉的地方,不是没有读过书,也不是没有认清自身的人有多么狠毒,而是,她永远逃不开家庭的魔咒。
耳濡目染的情况下,环境影响这句话,真的是太对了。
事实上,哪怕是她真的跳脱出来,难保日后便会有什么后遗症。
其实,每个受到伤害的人,都有需要被治愈的人生。
因为没有被照见过,所以内心是一片黑暗。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可偏偏赵美兰一样都没有得到。
她的母亲把过多的爱给予到了儿子身上,甚至忽略了女儿为这个家的牺牲与奉献,所以才导致了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巨婴,导致女儿的家庭有了如此疯狂的局面,有了这样“反噬”的结局。
而后期赵美兰偏宠苏明成,忽略自己女儿的感受,也正是源于此。
赵美兰变得这样疯狂,更像是中了父母的谎言。
最初,她相信母亲的选择是为了爱她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并不是真相,可是当路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她再也无法回去了。
家是港湾,而爱是退路。
写在最后:
惟愿曾经被家庭伤害过的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退路,而不是仅仅依靠港湾。
- 上一篇:深圳跻身国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 下一篇:中国奢侈品销量下滑 奢品品牌仍需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