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光曜 用镜头讲述千钧正义

发布时间:2024-04-26 19:49  浏览量:7

“春节档电影终于有了现实主义题材的位置。”

“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对正义的深刻探讨。”

…………

甲辰龙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上映后,口碑爆表,超强班底打造、艺术表现精彩,再次呈现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千钧正义——这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20周岁之际向时代交出的一份答卷。

从电视剧《国家公诉》到《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从电影《女检察官》《零口供追踪》,到《检察风云》《第二十条》……20年来,最高检影视中心在最高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人民检察事业的沃土,历经一批批检察宣传文化人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作出的一部部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检察影视作品,成为讲述中国法治进程的闪亮坐标。

启航

“小步快走”摸索行进

寒冬凛冽,却总是悄悄孕育着繁花盛放的春天。

最高检影视中心便诞生于这样一个冬日——2003年12月25日,经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意,由最高检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最高检影视中心正式成立,肩负着全国检察影视宣传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的使命,昂首迎接中国检察影视新的春天。

“我们要有自己的拳头作品。”初创时期,六七位“创业者”怀揣着让检察故事被更多人“看见”的热情,组建了一支创作队伍,其中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这个时期,国内影视剧行业百花齐放,现实主义题材的法治剧备受关注。我们面前是一片广袤的深海,创作空间非常大,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握好方向,跟着中央政策走,跟着人民群众需求走。”今年已72岁的检察日报社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金胜在退休前,曾分管最高检影视中心工作近10年。

“大家一边摸索一边往前走,让这只‘小船’小步快走,平稳‘入海’。”回忆起那段时光,刘金胜感慨颇深。

就在最高检影视中心成立后,由莫言编剧的电视剧《雪白的墙》、周梅森编剧的电视剧《国家公诉》播出;随后,《只因我爱你》《零口供追踪》《你是我的兄弟》等数字高清电影陆续走上银幕,一批检察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推出,让最高检影视中心拿下了一张张远行的“船票”。

为了让镜头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现、记录、讲述中国法治进程,最高检影视中心同步发展纪录片、普法节目等产品制作,不断用检察工作亮点、鲜活的典型案件、检察官先进事迹等丰富和完善检察影像素材:完成了展现人民检察历史的首部文献纪录片《中国检察》,深刻诠释了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先后出品《终极对话》《法治中国》《青春防线》《检察官在行动》等电视法治栏目,以案释法,以案普法……

作为当时最高检影视中心最年轻的工作人员之一,三十多岁的郑十凝从一名《检察日报》的编辑“半路出家”加入这支创作队伍中。

“最开始我们还没有一部称得上现象级的电视剧,也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影,主要是在努力探索检察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规律,找到主旋律与市场融合的切入点,深入基层体验,到拍摄现场去,一点一点打磨作品。”郑十凝向记者回忆自己“转行”的20年,其实也是讲述最高检影视中心的创业史,那段艰苦创业的经历不断激励着他坚守在检察影视创作前线。

20年前,最高检党组审时度势为最高检影视中心发出的“起跑令”,激励着一批批检察宣传文化人接续前行。

突破

“双向奔赴”破层出圈

随着中国检察影视作品持续“输出”,最高检影视中心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

2012年9月,最高检党组决定,由检察日报社社长兼任最高检影视中心主任,并设立专职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机遇,往往青睐时刻在作准备的人。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既无“高原”,也缺“高峰”的中国检察影视事业如久旱逢甘霖,循着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谋划,逐一对标对表落实——既要上“高原”,也要攀“高峰”。

同年,最高检影视中心有关负责人与编剧周梅森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动的反腐败斗争达成创作约定——是检察戏,但又不仅仅是行业戏,而是辽阔现实主义变革的大戏!著名导演李路主动请缨担纲导演。

历经两年多筹备、拍摄与制作,2017年3月28日,伴着浩荡东风,最高检影视中心联合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出品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走进了街道巷陌,收视率破8,创进入新世纪以来国产剧收视率最高纪录。

电视剧爆火的背后,是始终坚守检察实践的初心和韧劲;欣逢最好发展时期的人民检察事业,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018年,最高检影视中心谋划围绕驻监狱看守所检察工作创作一部电视剧,一向对现实主义题材有浓厚兴趣的编剧余飞与最高检影视中心一拍即合。同年,最高检推出巡回检察制度,为此次创作带来了更多灵感与新思路。

《人民的名义》爆火后曾决定不再拍摄同题材影视剧的李路,再次被剧本打动。2020年12月,由李路执导、最高检影视中心与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播出。这部没有流量明星、题材冷门的电视剧,首轮播出单集实时收视率破5,成为检察影视剧的又一部“王炸”作品。

2022年11月,《巡回检察组》荣获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提名奖。获得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导演奖的李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道出了对检察影视剧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助推器。这部剧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几部现象级作品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更多新时代检察影视剧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正义的重量》《因法之名》《归去来》等法治影视剧广受欢迎……

“检察文艺作品是检察实践的生动反映,‘接地气’才能有人气。这些爆款产品的诞生,正是创作人员主动走出‘象牙塔’,置身于检察办案一线、置身于依法治国伟大进程中的必然。”曾任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的最高检新闻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范子文告诉记者,检察工作是“富矿”,更是“新矿”,目前“开采”的只是冰山一角。“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检察服务要跟上、适应,检察影视作品也要跟上、适应。”

这一时期,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最高检影视中心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优势,制作出类型多样的检察视觉产品:承制纪录片《走近人民检察》,推出《检察之窗》《检察V视》《案“鉴”》等专题栏目,拍摄《检察蓝》《起飞》《古寨新传》等微电影,《今天不是最后一天》《真相》等网络剧……“策划储备一批、制作打磨一批、公映播出一批”的滚动式、可持续创作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进阶

“乘风万里”再立新功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迅速在全国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

次月,全国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最高检党组提出,坚持文化润检、文化兴检,丰富检察文化内涵,繁荣检察文艺创作,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观众口碑的检察文化精品力作。

时代的东风再次吹响奋进的号角,也为检察影视创作进一步取得突破性发展给了一把推力。

检察影视作品如何更好地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如何“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促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

最高检影视中心一件件广受热捧的作品给出了答案。

2023年“五一”期间,由麦兆辉执导的电影《检察风云》在全国公映,凭借大银幕上维护公平正义、寻求真相的检察官群像的成功塑造,圈了不少“检察粉”。

“我们收获了比较成熟的检察官编剧,他们勇于尝试不同风格,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历练了专业本领。”正如最高检影视中心副主任彭诚所说,每一次勇敢尝试都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由最高检影视中心、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第二十条》如期与观众见面,并迅速在朋友圈“霸屏”,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检察春节档”。这部影片被认为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艺术化表达。该片还在海外公映,向世界展现中国法治进步和现代法治理念。截至目前,该片票房已超24亿元。

“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正当防卫为题材的影片,以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切入,讲述时代洪流下的法治进程。”“检察官既是专业的法律人,又是社会的普通公民,在专业理性办案的同时,不能忘记每个普通公民心中朴素的正义感。”……导演张艺谋、演员雷佳音等《第二十条》主创人员对影片的解读,也道出了检察影视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与此同时,最高检影视中心积极寻找剧作新赛道:搭上网络微短剧盛行的“风口”,基于前期对微电影的探索,制作了网络微短剧《石俊峰办案记》,该剧在腾讯视频登上电视剧都市榜TOP3,热度峰值达1.3万,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上映。

“以《第二十条》为代表的每一部成功的检察影视作品都是温暖现实主义的范例,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普通大众最朴素的公平正义观互相契合,让观众收获法律知识与人生启迪。”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教授时常将法治影视作品带上课堂,以激发法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创作没有“最高峰”,只有“更高峰”。

“在顺应民生民意民情的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下,法治题材艺术作品有着丰厚的创作土壤。当前,检察影视作品热度只增不减,检察影视事业正当其时,这也激励着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创作人员投入这座‘富矿’中。”对于未来检察题材影视作品的前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委员会副会长梁振华充满信心,“每一次创作都是重新出发。”

据了解,最高检影视中心目前有140余部检察题材影视作品已进入储备计划或正在推进,全面覆盖“四大检察”。其中包括全景式呈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电视剧《公共利益》,由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编剧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进步的电视剧《重器》,以及电影《未来已来·回溯》、网络剧《检察官与少年》《正当防卫》《信·条》、合拍电影《误判》、电视剧《以法之名》和网络微短剧《身边的检察官》等。

针对当前检察影视发展现状,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最高检影视中心主任李辉坦言,检察影视创作专业性强、门槛较高,让许多不了解检察工作的投资方和编剧“充满神秘感”“望而却步”,检察影视剧总体依然存在“量少质弱”的问题,虽已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作品,但因制作周期长等原因,让观众“看不够”“不过瘾”。

李辉表示,最高检影视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紧跟最高检党组部署,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当好“检察圈”与“影视圈”的桥梁和纽带,在把握好“时度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关“法庭戏”“控辩戏”,以小切口讲好大主题大时代,积极引导投资方和编剧“向前一步走,好戏在前头”,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观众口碑的检察影视精品。

​浮舟沧海竞周旋。20岁的最高检影视中心正如一位青年,意气风发,一往无前……

来源:检察日报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