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峰峰,回响声声,响堂山石窟的千年回望|第四篇(最终):北响堂石窟中的北朝艺术洗礼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0 浏览量:8
第476篇
【心尧爱旅行】
🚗
邯郸响堂山之行终于进行到最终篇——北响堂山的十座洞窟。
从山下的常乐寺顺着登山步道缓缓向上,不一会儿便能到达石窟区。路上会碰到卖拐棍儿的小摊儿,还有招呼你算命的大叔。
参观顺序依个人习惯而来,怎样都好。最东边原本规划的下山步道并没修建完善,是一条碎石砂土的野路,游人们基本都选择了从原路下山返回。
北响堂山共开凿洞窟十座,其中有几座不对游人开放。窟龛佛像自北朝东魏晚期始凿,后世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补修和续凿。
大小石窟顺山势绵延,同时也串连起一条中国古代佛教发展的时间线,见证了佛教的兴衰与荣枯,也在一凿一刻中凝结了前人的信仰与祈愿。
(北响堂山石窟的编号好像重新排列过,我们去时看到的跟以前游客图文中的不一致。)
在这里集中介绍三个最重要、艺术价值也最高的洞窟——北洞、中洞和南洞。在历史上,北响堂这三座规模宏大的石窟又被称作“帝王窟”,据说是对应北齐的三位皇帝(高欢、高澄、高洋)。
(一)北洞——大佛洞
北响堂山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大佛洞(第九窟),这座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的洞窟,是北响堂山石窟中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的一座,为典型的中心方柱塔庙窟(与南响堂第一、二窟相同)。
洞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已坍塌,后室平面呈方形平顶。中心方柱三面开龛,龛内雕刻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一条低矮的甬道,供僧众礼佛时通行。
据说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高欢陵穴”,以左壁顶部第三龛为穴门。但实际考古工作中并未发现有力实证。
窟室四壁中部满刻十六座塔形龛,由弓梁、垂幔、覆钵等组成,顶部雕刻大型火焰宝珠。前壁为上下两层的“帝后礼佛图”,虽已残缺损毁,但却是国内石窟中最大的礼佛图。(虽然介绍是这么写的,但窟内光线太暗,并没有看清礼佛图的位置,若有了解的朋友欢迎指点。)
大佛窟的主尊造像释迦牟尼佛高3.5米(连基座通高5米),结跏趺坐于圆形莲花基座之上,身着通肩袈裟,衣纹雕凿细腻,头光与背光保存均比较完好,色彩鲜艳。两侧为二菩萨像。
观察大佛洞的雕凿手法,已与之前参观的云冈石窟有所不同。云冈时期的造像大多采用平刀直刻的方法,展现出佛与菩萨的威严神性。而在北响堂山的石窟中,则开始采用圆雕技法,造像的身形与体态变得圆润自然,让人感受到更多温暖的人性。
(云冈石窟的大佛)
(响堂山的大佛)
(二)中洞——释迦洞
第四窟释迦洞即为中洞,开凿于北齐时期。与大佛洞形制相同,亦为中心方柱塔庙窟。窟前保存殿体,为四柱三开间,分为前后两室。
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正中开有大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前室两侧的大龛内各雕菩萨和力士天王像。
释迦洞中其它的一些雕刻,特别喜欢洞窟中光影交错的场景。那些黑暗的角落终有一个时刻会被阳光笼罩,然后光芒万丈。
(三)南洞——刻经洞
第三窟刻经洞同样开凿于北齐时期,形制为开龛式佛殿窟。分前廊与后室,窟外立面与上层第一窟合成一个覆钵塔形。
目前第三窟暂未开放,被铁栅栏紧锁,从缝隙处勉强可以看到一些内部的景象。
窟前悬挂的说明牌上介绍,前廊满刻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全本。甬门左右侧为力士像,甬道内雕刻缠枝纹和联珠纹饰。正壁及左右壁均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
前壁甬门左右侧刻《无量义经谒》;窟外北壁之上为著名的《唐邕写经碑》,碑文记述刻经时间:“起天统四年……尽武平三年……“(568-572年)。
《唐邕写经碑》全称为《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写经碑》,很多人将该碑评价为响堂山最美的写经书法,字体似隶似楷,上承北魏,下启隋唐,秀润遒厚。
虽然后室洞窟无法入内参观,但其余部分所刻经文依然能够很清晰地辨认。
欣赏完主要的三座洞窟,再放一些其余石窟的照片吧,称之为“石窟艺术的一次洗礼”真的不过分,需要花点时间慢慢看。
————
整理石窟的资料大概是各种旅行题材中最耗费精力的,有时候人已经到家,脑子却还留在那里,对每座洞窟进行分类归纳。
之前看过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探秘响堂山石窟》,未曾想自己也有机会亲临现场,感受这场丰富且多样的北朝文化艺术盛宴。
这两天争取找时间读完那本电子版的《响堂山石窟》,作者依然是之前我们分享过的编纂《云冈石窟》研究巨著的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
不过这次这套是日文版的,我只能看个大概了,好在有很多照片和示意图。稍后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下次见哦!我是心尧,热爱并记录生活。
欢迎:心尧九十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