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美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她的美不靠天赋就收割顶流?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0  浏览量:7

经由女性视角诠释的美人,总有一种意蕴深长的共鸣感+吸引力。‍‍‍‍‍‍‍‍

就像摄影师钟灵为《时代》杂志拍摄的、最具影响力人物封面那般。‍‍‍‍‍‍‍‍‍‍‍‍‍‍‍‍‍‍

她镜头下的Dua Lipa,美的如同Patti Smith为其撰写的赞文。

“她在沉重的世界中以一种轻盈的姿态前进——大胆、俏皮且有自我意识。

她充满动力,独立自主,求知若渴。她就是她自己,努力重新定义流行音乐的世界。

她就是Dua Lipa,Dua——阿尔巴尼亚语,意为「爱」。‍”

基于钟灵对红色恰到好处的审美把控,让帕姐自身张扬鲜活、馥郁迷人的美得以精准呈现。‍‍‍‍‍‍‍‍‍‍‍‍‍‍‍‍

而如今的台版《VOGUE》之所以能开挂,一半也要归功于她。‍‍‍

作为近几年全球公认的华人摄影师之光,钟灵传递的摄影美学很有讨论价值。

就像同样是加滤镜,为什么她对质感边界的把控就如此到位,也更能发挥东亚审美的特质与优势?

堪称硬照界王家卫的背后,有哪些系统性风格在支撑?

由女性摄影师塑造的美学帝国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触动与启发?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率先抓人眼球的色感与质感

从不够成熟的风格探索期、到颇有影响力的美学呈现期,贯穿钟灵摄影作品的核心三元素是女性、植物与水色。

这种水色或是真实的汪洋,或是掺了水汽的光泽,亦或植物饱含的水分。

不论哪种,都经由女性这一美好载体将其杂糅出一种湿润而不黏腻的色气,外加一种淡漠的张力。

丰富核心三元素美感呈现的视觉关键,是钟灵偏爱的色感三基色——黄绿蓝。

以此为主色调进行发散,并通过高饱和度+偏低明度的冲击性色感氛围夺人眼球。

更高于三基色、或者说暗藏于明面色彩之外的灵魂,是那一抹贯穿始终的、深沉浓郁的红。‍‍‍‍

钟灵对红调的偏爱,源于对中国戏曲的痴迷。‍‍‍‍

她呈现的红既是自由舒展的,又是束缚凝滞的。一种戏谑矛盾的和谐掺杂期间,并在光影氛围的加持下诞生一眼定生死的、绮丽梦幻的美。

对暖调光影滤镜的熟练运用,让她的摄影风格特别适合并尊重大多数暖黄调质感的东亚女性。

而对“不完美”的执着与诠释,放到现在追求妈生感自然美+鲜活生命力的审美体系里,就是还原健康肤色+肤质肌理。

就像卸掉反光板般冷白皮滤镜后的妮可·基德曼,比起曾经易碎的依附美,更多一份无可取代的强者霸气。

通过光影对比修饰面部瑕疵的糙美质感,与为了高精致度的一键磨皮有很大差别。

也是钟灵的作品被认为比陈漫要更亲切感+灵性的原因,这对我们日常的拍摄+修图也有启发。

左:钟灵 | 右:陈漫

首先是特殊的伦勃朗式打光。被拍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

强烈的测光将面中部点亮、呈现出光感明显的倒三角区域,这是光影为我们投射描绘的高光。

此时略显扁平的骨相也会被赋予跌宕起伏的层次,以及有故事感的立体性。与光束迎面打来带来的美妆蛋效果截然不同。‍‍‍‍‍‍‍‍‍‍‍‍‍‍‍‍‍‍

其次,为了更好的打光+呈现面孔真实美,控制焦距也很关键。

当下为了展示视野开阔感的广角镜头在这里并不太适用,会给人像带来更强的松散感。

中长焦自带的更窄视野的景别,更能体现有颗粒感的生命力之美。

想在长焦镜头里强化噪点胶片风的颗粒质感,可以适当模糊背景。

这里被模糊的背景可以是场景,也可以是面孔的一部分。以主次分明的焦点突出刻画有呼吸感的长焦氛围,给人带来激发想象的窥探延伸感。‍‍‍‍‍‍‍‍‍

而模糊的质感氛围,又可以通过柔光镜头来辅助呈现女性的温软梦幻的神秘美。

最后,善用暗调反衬带来的高对比度美。

这也是跟当下普遍追求高亮成片很不同的地方,通过拉高阴影的技法将人像美的亮部重点勾勒出光边。

此时美就在色感→光感→质感层层递进的强化中走向完整,形成有辨识度的、具体的风格。

浓缩美学精髓后的风格呈现

钟灵的作品给人一种很强的既视感,呈现宛若硬照界的王家卫,将极繁主义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王家卫

钟灵

但这种极繁魅力并非全都由华丽繁复的要素构成。很多时候只是在极简风的基础上,通过色感+质感的加持唤醒潜意识里的极繁氛围感受。

营造一种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瞬发性的综合感官冲击。

这对我们打造日常风格、不论是穿搭还是拍照修图,都提供了一种风格新思路。

意味着华美感可以由简单但冲击力强的要素构成,层次感也能通过有目的性的遮挡来实现。‍‍‍‍‍‍‍‍‍‍‍‍‍‍‍‍‍‍‍‍‍‍‍‍

就像钟灵善用的、以植物/色块作为遮挡物,丰富画面的技法。

大面积的留白+开放式构图,以及各种前景遮挡都能有效增强画面的丰富度。

而拍摄时有情绪的人物展现的不同肢体语言,也会让原本固定且一成不变的遮挡物产生不同动态效果。‍‍‍‍‍‍‍‍‍‍‍‍‍‍‍‍‍‍‍

被镜头捕捉的静态瞬间记录的人物动线,自带灵动的、激发人想象力的美,并为硬照赋予有生命力的叙事内涵。‍‍‍‍‍‍‍‍‍‍‍‍‍‍‍‍‍‍‍‍‍‍‍‍‍‍‍‍‍‍‍‍‍‍‍‍‍‍‍‍‍‍‍‍‍‍‍‍

更进一步,中近景遮挡、低速快门下带着运动残影的延时镜头,也是很有质感的运镜风格。

跟现在流行的动态发疯式出片是同一底层逻辑。‍‍‍‍

这都解释了为什么一张好的静态图能让观看者解读出诸多矛盾又和谐的情绪,并自发为内容扩充张力+赋予魅力。

综合拍摄主体、色彩质感、构图审美等等一切后,诞生了让钟灵被大众偏爱的、极具辨识度的超现实主义怪诞美学风格。

这种既诡异又有认同感的美,由独特的主题视角+标新立异带来的故事性构图呈现。

女体美呈现的山丘+沙丘意向

比如经典「热浪heat wave」主题呈现的搁浅美人鱼,风格虽超现实但表达是落地的、让人能看懂的。

环保主题通过不同颗粒度的元素层次,以及同类色+邻近色的辅助呈现。

反应现实又不失美感,拿捏好了贯穿于真实与理念之间、被审美守护的度。

避免因执意刻画海洋垃圾风带来的审美荼毒,就像当时被群嘲的《小美人鱼》一样。

那些被赏美主体认可的风格主题,它们的经典性体现在常用常新。

不同面孔、不同美人的诠释都能给我们带来新体验。‍

弊端则是若全然沉浸在一套模式里而不加以扩充、或施以因人而异的微调,就可能走向风格同质化的审美疲劳。

对湿润色气的不同诠释

细数那些小有成就的女性摄影师,她们的成功就在于不断打破每个阶段的审美疆界,并为风格赋予更多的内涵。‍‍‍‍‍‍‍‍‍‍‍‍‍‍

被称为造梦女性的成功背后

如今被称赞为“造梦师”的钟灵,也是站在珠玉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譬如身为马来西亚出生的华裔,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是多元且包容的。‍‍‍

又受到身为摄影器材专家的父亲影响,从小穿梭于电影院和各种暗室,早早体悟光影明暗之美。

在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里接触到的各类艺术美学作品,都成为她建立自身美学帝国的养料。‍‍‍‍‍‍‍‍‍‍‍‍‍‍‍‍‍‍‍‍‍

就像她最爱的电影《搏击俱乐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堕落天使》和《低俗小说》等等。

风格与美学的和而不同、经由不断的筛选重塑,造就了今天的钟灵与她独特的风格。

所以她的作品能展现不同文化孕育的、矛盾又和谐的内涵。

譬如日式的幽玄静谧的侘寂美,与截然不同的、诡谲惊恐的猩红氛围。

又或是为西方直白的性感,赋予中式含蓄的意蕴。

所以,她的极繁主义风格,总能给人一种融合了中式华美古韵的沙俄女皇风。

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审美巅峰期高定大秀的时尚呈现,这都是好的美育所具备的、让人自发联想的能力。

Roberto Cavalli 2004 FW

就像钟灵所说:“我希望被我拍的人事物,都让大家有股冲动想停下来看一眼,想知道这个人更多,或是在我的照片里看见不同的故事。

或许跟我直接的个性一样,摄影就是捕捉那一瞬间,停在那刻,是唯一能留住时光的媒介。”

由女性摄影师带来的女性凝视,为我们开启审美新世界的大门。

她们的镜头语言刻画了很多只有女性自己才懂、男凝视角难以传达的微妙感受。即使再尖锐的风格理念,也能通过女性柔和美好的韧性加以包容。

©摄影师罗洋

©摄影师黄楚桐

她们都在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美是波动的,多样化的。

最后,把钟灵拍摄「365 Project」时的理念与坚持分享给大家:“这一系列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从空白开始的,让我明白了创造力没有对错之分。人们通常会把自己归入某种类别,但我所看到的并不是这样。”

随着365天不断的挑战与进步、一举成名天下知,她的成名告诉我们总要有人打破女性被归类的僵局。

于审美而言就是创立新赛道,用新感悟新诠释收割快乐与阶段性成功。

这对我们挖掘自身魅力与张力,既是容易被忽视的、又是相当重要的。但只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就永远不会晚。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