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呐喊“大麦倒闭”:“强实名”为何有名无实?

发布时间:2024-04-17 18:19  浏览量:1

6月29日、30日,陶喆2024《Soul Power II》世界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摩天轮票务平台上,两晚均只有票面价值1180元看台票,到手价需要4400元,票面价值为380元、680元、880元的看台票,1380元的内场票均已售罄。

一位陶喆的乐迷告诉“媒体训练营”:还没抢到票,太难抢了。

2023年疫情后,线下文旅行业复苏,各大歌手乐团开始辗转全国,奔波音乐节以及开启巡演,2023年,线下音乐节至少五百余场,称得上史上最火爆的线下演出之年。

时间来到2024年,即便是寒冬腊月的一、二月份,广东等南方地区也早早开启了音乐节的承办;在山东文旅的支持下,新青年音乐节几乎常驻济南,每年五一的泰安音乐节也早早攒好“炸裂”阵容。

北京音乐节较少,2024年五一期间于延庆举办的草莓音乐节,PRO票价卖到近八百元,几乎是一次演唱会近内场的价格,消费者暗自咂舌的同时,还是挡不住门票被一抢而光。

线下演出火爆加速文旅行业复苏,蓄势以待的黄牛、票贩子也看到了无限商机。

在无数顶流明星开启巡演的2024年,“媒体训练营”和身边喜爱看演出的小伙伴聊了聊,很多人都表示最近两年的演出一票难求,甚至加价在黄牛市场都难买到,对于那些真正喜欢的明星,想去看TA的现场,加价几千元都是常有的事。

推行实名制何以如此困难?有演出行业负责人告诉“媒体训练营”,演出真正实现“强实名”就要像高铁票、飞机票一样,人脸证对应,也就要开启退票通道,但退票将会给主办方带来很大的人力物力损失,“主办方必须要对自己的演出完全自信,相信不靠黄牛也能把票全部卖出,才敢开退票通道。”

黄牛猖狂,是平台监管不力还是有意纵容,观众怨声载道却也无可奈何。

1

一票难求,铁粉反成“大冤种”

2024年年初,赵雷工作室官宣年内将开启一轮巡演,随后其经纪人齐静在微博表示,本轮巡演仅有五场,于是从第一场开始,每场开票均处于“秒光”态势,微博超话下开票后无不是一片哀嚎,更有不少忠实粉丝“陪跑”五场。

3月23日晚七点,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内,这是赵雷本轮巡演的第二站。不久前的南京首站,他在演出最后按常理,对票务平台“大麦”表示感谢,反常的是,观众一致呐喊“大麦倒闭”。

台上的赵雷一身冷汗,台下的粉丝义愤填膺。

当晚坐在身边的小哥哥跟“媒体训练营”表示,自己就是郑州本地人,为了看这次演出,在没抢到票的情况下,加了接近一倍的价格,在某二手平台上买到了这张票,999看台票的成本秒变两千。

作为多年“雷粉”,在经历了济南场次20秒售空的“盛况”后,对身边小哥的遭遇也是倍感同情,坐在附近的几个人也不由得感叹这两年演出市场的火爆。

但同时,人们也和其他观众一样觉得匪夷所思,可以容纳万人的体育场,数万张门票如何在短短几十秒内被抢售一空?为何无数观众卡着时间抢票,却仍然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因为体验不好,线下演出爱好者的群体当中流传一句话“大麦可能就是最大的黄牛平台”。事实虚实难辨,群情激愤肯定是真的。

2023年疫情退去,文旅行业彻底迎来大爆发,以携程为首的文旅企业业绩进一步复苏,国内旅游市场热度逐渐升高。与此同时,线下演出也开始席卷全国,2024年5月凤凰传奇的北京站,大麦“想看”人数竟超百万,国内仅次于周杰伦这样的顶流。

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陈奕迅、张杰、许嵩等等陪伴一众90后青春的歌手,纷纷官宣多轮巡演,这也让90后这些社会消费主力军,愿意翻山越岭去见喜欢的人。

但与此同时,抢票成为了他们最头疼的话题,似乎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消费观,对那些秉承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消费原则的群体,票贩子们在手里有囤票的情况下疯狂加价,丝毫不手软。

那些依靠自己的手速从来没成功过的粉丝,只能找“第三方”,代拍或者黄牛。999元的内场票代拍价格为300元,看台票则一律为200元,相对而言这是行业内价格较为良心的代拍。动辄四五百元的代拍大有人在。

此外,在二手市场,也有很多卖票黄牛的出现,999元需加价千元方能买到,更有“内部邀请票”开出六千元天价,尽管官方微博都对此进行辟谣,但依旧有人跃跃欲试。

微博上的一位朋友为了能买到两张内场票,找到黄牛加价两千多元,等了半个月之后,黄牛告诉她“抢票失败”,只能原路退款,气得朋友在微博骂娘…票务市场混乱,在黄牛面前,最忠实的观众反而成了大冤种。

2

强实名,遏制不了黄牛和代拍

在赵雷巡演首站的南京场,结束之际按照惯例向主办方以及票务平台致谢,但在他致谢大麦的时候,台下却响起了阵阵嘘声,甚至有粉丝高呼“大麦倒闭”。

作为国内和猫眼、秀动等平台齐名的头部票务平台,大麦在这种人气极高的演唱会售票方面,的确没能给消费者带去足够好的体验。

2023年7月4日,大麦被罚的消息引发热议,当时由于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因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被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行政处罚5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776.6元。

大麦随后回复称:因平台监管不严,导致中山一live house项目在文化批文不完善的情况下在大麦上架销售。发现问题后,大麦第一时间督促项目主办方补齐了批文资质。平台正在优化项目上架管理流程,后续将加强监管,提高演出项目资质审核力度。

这只是2023年大麦“翻车”事件之一。对于观众而言,在票务平台抢不到门票永远是最难受的事。甚至有消费者一度怀疑,大麦的票经常出现“秒光”,这些票中究竟有多少到了消费者手里?又有多少票流入了黄牛手里?

2023年是线下演出全线复苏的一年,周杰伦、五月天、陈奕迅等一众顶流纷纷开启演唱会,陈奕迅演唱会甚至出现了黄牛票被加价到8000元的离谱事件。

明星演唱会门票大多在300至1800元间,流入黄牛手中的票,至少要加价五百元以上,才能到消费者手中,很多顶流明星千元出头的内场票,甚至需要加价三四千元才能买到。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第五条规定:督促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

但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演出票务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2023上半年我国演出市场票务分配流通渠道占比中,票务二级市场占比约为45%。这里的二级票务市场包括摩天轮、大河等二级票务平台,也包括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

几乎有一半的票都从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手中进行购买,经历层层加价。在黑猫投诉上,针对大麦的投诉多达3、4万条,关于退票、黄牛的投诉源源不断。

为了应对票务市场紊乱现象,不少演唱会也开始采取强实名制,但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一位黄牛表示,他们可以通过软件和人海战术,将大量的门票锁定,后续再进行加价售卖操作。

这和代拍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代拍,就是在开票之前由黄牛登录你的票务平台账号,在他成功拍下后,你再登录付款,随后于交易平台确认收货,完成交易。

目前黄牛的抢手群、代拍群体、售票群体都已经形成规模,随着演出行业的日渐火爆,从前轻松购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3

黄牛不倒,强监管才是终途?

事实上,黄牛猖狂于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各大产品二级市场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票务、手机、苹果产品、酒水,都有黄牛存在。

去年华为发布Mate60系列手机,上市之际一机难求,这也给了手机黄牛可乘之机。当时一位华为手机经销商表示:黄牛的拿货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刚发售的前期,依靠机器等手段在官方抢购囤货;除此之外,黄牛还会从一些大的核心代理商或炒货商手中溢价购入,再以更高的价格加价出售。

这也导致当时万元出头的华为手机,被炒至最高三万元。即便如此,也有“冤种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黄牛们看到了巨大商机,对于黄牛而言,不怕没钱赚,只怕赚不到钱,即便是经常触碰法律边缘,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今年3月,林俊杰杭州演唱会上,有黄牛冒充保安,在演唱会检票时带领粉丝直接冲场,导致现场混乱,与工作人员发生推搡,甚至有人被踩。随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辖区警方回应称,冒充保安的黄牛已经被抓,抓了一拨人,多个派出所正在联合办案,会对他们进行处罚。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2023年10月的江苏盐城奥体中心演唱会,就有多名无票观众通过黄牛帮助,从体育馆东侧处一围栏进入,收费100余元/人。2023年10月16日凌晨,江苏盐城警方突击抓获了正在讨论如何分赃的四名“黄牛”。

甚至周杰伦这样的顶流明星演唱会,也避免不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一年来多次出现演唱会现场带人“强行闯关”事件,扰乱社会治安,也有更多黄牛在现场肆无忌惮地倒卖门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黄牛贩子开始逐渐无法无天。

这些年来,消费者苦黄牛久矣,从某些方面来看,票务平台、主办方和明星歌手也在和黄牛斗智斗勇,但这样的争斗治标不治本。

目前实名制购票可以杜绝黄牛大规模恶意刷票,但消费者购买二手票之后依然可以刷自己的身份证入场;“双实名制”则是要求三证合一,即一人一票一证,且通过人脸识别入场,但国内大部分演唱会做不到“双实名制”,原因在于“双实名制”很难给到退票入口,一些消费者难以接受。

此外,主办方为了维护关系,会预留一部分赠票,这些赠票也很难做到实名制,主办方也无法约束那些拿到赠票的人,一旦赠票流入到黄牛手中,就会出现之前的情况。

在演出市场,对于主办方而言,看似话语权很大,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赚钱,演出能否申办、场馆能否租赁、赞助方愿意投资多少钱…这些板块都需要主办方去操心,甚至用VIP待遇去“打通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办方更希望能够多赚钱,于是主办方与场馆、二手票务、黄牛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自然也就有了消费者口中“平台就是最大的黄牛”一说。

随着二手市场交易机制的逐渐完善,我们似乎来到了一个“人人都能当黄牛”的时代,对于行业规则上的漏洞,也只有通过极强的法律约束,才能最大程度地抑制此类现象发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