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何以成“留量” 西安市文旅局三措并举促“长红”
发布时间:2024-04-18 05:00 浏览量:1
4月17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召开“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介绍相关情况。他介绍,2023年,市文旅局紧扣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抢抓文旅全面复苏的机遇。去年一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08.78亿元,接待游客2.7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3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西安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会前刚刚获悉,携程发布的五一假期旅游趋势报告当中,西安连占五一期间国内热门目的地、00后热衷目的地和入境游热衷目的地三个热门。”孙超说。为实现西安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文旅局将从资源转化、产业转型、动能转换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擦亮文化底色 加快文旅资源转化
去年,市文旅局制定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办法,“长安乐”项目建成投用、全面社会化运营。电影《长安三万里》、纪录片《一城一味·长安有滋味》火爆出圈,掀起跟着唐诗、美食游西安热潮。《音乐家》《功勋》等影视剧荣获国家大奖。新增专项资金5000万元、增加惠民演出1000场次。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西安“村晚”等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市文旅局将着力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以深度打造“西安演艺”品牌为突破,推出《大秦》等演艺新品,支持陕西大剧院、长安乐等剧院剧场组织国内外一流演出,丰富演唱会、音乐节、脱口秀等时尚化演出供给。创作一批精品出版物、舞台剧和热播影视剧,推动微短剧、纪录片产业壮大成势。
除此之外,还将以推动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保护利用为突破,聚焦太平遗址、秦东陵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陵、西安城墙等重要文化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重点文博场馆,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融合性转化、沉浸式展示新路径。办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建设高品质“博物馆之城”。
融合创新发展 加快文旅产业转型
去年,市文旅局制定出台了促进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为突破,开展规上企业培育、骨干企业壮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三大行动”。做强传媒、影视、动漫、文创等优势产业,创建10个特色产业聚集区,构建“1+6+N”文旅产业链群。通过今年的努力实现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大幅增长,游客接待量突破3亿人次,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2%。
同时,还将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大力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2024年培育100家竞争力强的数字文化企业,构建数字文旅产业集群、产品矩阵。积极运用XR扩展现实、3D裸眼等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打造元宇宙新产品新空间。2024年培育30个沉浸式文旅项目,积极应用数字新场景,进一步增强文旅产品科技感、时尚感和吸引力。
另外,将以深化融合赋能为突破,全面提升研学、购物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品质,壮大夜游经济、汉服体验、城市漫步等业态,2024年计划进一步发放文旅体消费券,释放文旅消费动能。继续做强“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IP,做新“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我的夜”等活动IP,做精“博物馆之城”“西安演艺”等文化IP,做实“西安城墙”“兵马俑”等旅游IP。
提升消费能级 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去年,市文旅局加大政策引领,出台春节季“10条”措施,打造“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我的夜”、矩浪音乐节等活态化吸引物,保持旅游市场热度。同时加强夜游助力,“长安十二时辰”“长恨歌”焕新升级,西安演艺带动力、带动效能全面彰显,撬动夜间文旅消费。另外,加快创新驱动,打造《唐朝诡事录》《夜谭·丝路》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出非遗新演艺《鼓声不能停》,提升文旅消费能级。
今年,将以深化改革为突破,推动运营创新,特别是加快西安文艺发展研究院市场化运行和长安书院、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推出3个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监管,推广旅游先行赔付机制。推动营销创新,构建“精品演出+旅游推介+文化交流+项目招商”四位一体营销新模式。推动外联创新,加快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