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凡尔赛!是时候去一趟故宫了!
发布时间:2024-04-18 22:36 浏览量:7
最近,春日海棠花盛放故宫
做了一件很“凡尔赛”的事情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
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等机构的
约200件文物精品汇聚故宫文华殿
讲述了一段300多年前开启的中法奇缘
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磅活动之一
本次展览不仅回溯了两个大国间
源远流长的文明互鉴
也让众多网友直呼“万万没想到”
01
原来,一个社牛开启了笔友“神交”
17世纪
一个中国皇帝、一个法国国王
相隔万里会有什么交集?
这段中法奇缘要追溯到336年前的
一封手写信
△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
“我们最亲爱的好朋友
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
希望在您身边和整个帝国内
拥有诸多精通欧洲科学的博学之士……”
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
派遣六名“国王数学家”前往东方
开启了中法宫廷正式交往的历史
从路易十四、十五、十六
到康熙、雍正、乾隆的三代对望
延续了意想不到的“梦幻联动”
如果要评选本次展览的“人气”展品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一定榜上有名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这块怀表的蓝色透明珐琅表盘上
镶嵌着三朵金色百合花
这是非常流行的法国王室标志
怀表内部雕刻着一条中式五爪金龙
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是相当用心的“定制礼物”了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头戴假发、穿礼服、系丝巾
这样的“四郎”你见过吗?
△雍正帝洋装像屏
画中雍正帝的穿戴深受法国宫廷影响
这样的“扮装舞会画像”
让网友感叹:
“四郎”也向往法式浪漫啊
02
原来,康熙是个“理工男”
法国“国王数学家”
带来的数理化知识
激发了康熙皇帝
对于西方科学的兴趣
清朝宫廷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也迎来科学仪器、瓷器、日常用品等
诸多方面的丰富创想和工艺创新
法国人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
成为康熙皇帝的数学“课本”
△《几何原本》
同时,清宫造办处也改良了西方仪器
这些科学仪器被纳入国家礼器范围
学习西学蔚然成风
△铜镀金半圆仪
随着中法交往不断深入
清宫开始“法式定制”
早在康熙年间,皇帝就责成粤海关
通过洋商传达定制意向
乾隆时期,“海淘”变得更为常见
广东透明珐琅技术也是
清宫向法国定制珐琅器物时意外偶得
△天青地彩绘描金人形耳带盖瓷瓶
透明珐琅将透明釉料施于金属胎底之上
烧制后,器物表面自然亮泽
随光照角度不同视觉呈现明暗变化
△透明珐琅缠枝花纹折沿盆
03
原来,中国风早已在欧洲盛行
当时,大量中国工艺品和书籍
进入法国宫廷和贵族的收藏视野
“中国风”的时尚潮流逐渐遍及欧洲
展厅正中复刻了
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的中式装修私房
房间中陈设着中国人物形象的瓷瓶
镶嵌了中国漆版的墙角柜
也诉说着法国贵族们对中国艺术的追捧
从中国进口或借鉴东方风格的用品
被视为优雅的装饰
展现了独具东方风情的“高定”时尚
△御题湖上亭诗花鸟图成扇
04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两国之间
关于科学、艺术、文化的交流
浓缩了两大文明的世纪凝望
中方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
副主任郭福祥说
“文物的交流应该成为
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辅助
万里之遥,不以为远
文明之光,相互映照”
△彩绘描金开光花园图狮首耳高足瓶
法方策展人
玛丽—劳尔·德·罗什布吕纳也谈到
“这次的展品有多件中法互赠的礼物
这些物品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看似日常的一件件物品
在一次次交会中融汇创新
文明的交流就在这样的流动中
催生出美美与共的多样魅力
春风送暖 海棠盛放
快约上你的看展“搭子”
一起去故宫“凡尔赛”一下吧
逛展拍照小提示:
①选择拍摄物的焦点与曝光,手指选定焦点,并上下移动曝光;
②手机镜头平行于展柜,减少展柜玻璃反光;
③离文物足够近,排除背景干扰,让文物在画面占据主要部分;
④不够近可以选择小米14U 5倍焦距,有更大的构图选择空间;
⑤如果想表现空间感及虚化的背景,可尝试人像模式,会有惊喜。
(拍摄文物时,请记得关闭闪光灯~~~)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