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货啦!”闵行这种非遗竟是专属“抢手货”
发布时间:2024-04-19 23:17 浏览量:5
走进春光里
春和景明,农事正忙,闵行大地一派繁荣景象。
近年来,闵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用心用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绘就一幅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美丽的新画卷。
和煦春光里,“今日闵行”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带大家走进闵行田间地头,感受畅想闵行大地这片希望田野的勃勃生机。
很多人对上海的印象是高楼大厦,对闵行的印象是繁忙的交通枢纽、蓬勃的“大零号湾”,如果提到农业,有些远方的朋友会陷入小小的疑惑:
农业?闵行区还有农业?这个位于上海中部、甚至不少区域都在外环以内的“大区”,就算有农业,也是“边缘产业”吧?
这当然是一个“刻板印象”——这里的农业,也许没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壮阔,但有着精彩的故事、美好的期待,甚至有着“独门秘籍”。
例如,在汇东村,你可以看到一个“葫芦”欢迎你:
如今,“葫芦”已经是汇东村的名片。今日闵行曾报道《闵行有个“葫芦村”——》(可点蓝字阅读更多),讲述着这片土地的独有魅力。
如果仅仅是葫芦,还谈不上最特别——
这里的葫芦,不仅仅是农产品,更是精美的工艺品、收藏品。从培育到加工,葫芦在汇东村焕发出了神奇的光彩,带领村民一起成为“葫芦娃”的老郭,更是“套版葫芦”这一非遗技术的传承人(《郭海洋:发扬葫芦工艺守护民间艺术》,可点蓝字阅读更多),他手里的葫芦制品,仅仅靠着口口相传,就成为了整个区的“抢手货”。每到逢年过节,他常常对着电话那头说:
“没货啦!没有啦!就算现在种,它也得三四个月才能长出来啊!”
有着神秘色彩的“套版葫芦”,已经成为汇东村的新“名片”。
01有些人会好奇,什么是“套版葫芦”?
既然是葫芦,不应该都是8字型的么?还真不一定——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我们会见到下面这样的“天价葫芦”。
它可不是雕刻品,而是“让葫芦长成这个样子”。
看起来似乎只是“给葫芦套一个壳”,但它实际的操作难度超乎想象,从模具的设计、葫芦的种植、天时地利缺一不可,任何意外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因此,坊间素有“千模难出一精品”的说法。
由于工艺难度高,精品数量少,在古代,套版葫芦只能是王公贵族的专属,掌握这一种植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幸运的是,这一技术在汇东村传承了下来。普通人只能在拍卖会图册或者收藏家手中见到的“套版葫芦”,变得触手可及。
02既然套版葫芦“千模难出一精品”,那这次的“福禄”又如何顺利地走入寻常百姓家呢?
这是摆在老郭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事实上,以往所有的套版葫芦都是“开盲盒”,而且是“成功率很低的盲盒”——
有的葫芦藤“不堪重负”,在葫芦尚未长成时就“愤然坠毁”;有的葫芦没有撑满模具;有的干脆把模具撑破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而一个成品“套版葫芦”,需要“零意外”。
如何提升成功率,又能保证葫芦的品质?在这道“鱼与熊掌”的题目面前,老郭团队尝试了各种大小、材质,展开了多次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可别小看这个模具——它可是精挑细选后的“幸存者”。在它的助力下,套版葫芦成功率达到了50%——要是这事儿让古人知道,一定嫉妒不已!
03春夏之际正是栽培葫芦的好时机,老郭和他的团队推出了一个“‘福禄’成长计划”。这是一个认养活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附加值”:所有的认养人,都能选择和葫芦“一起成长”。
老郭初步计划在专门的大棚里,培育999只理想中的“福禄”。所有的认养人,都会获得一个“唯一编号”,这个编号将会记录在模具上——这就意味着,认养人将会拥有自己的“专属葫芦”。
葫芦团队还会组建社群,邀请各位认养人入群,随时“汇报”葫芦的成长情况。而在最终的交付中,除了套版葫芦,还会有葫芦籽,希望更多家庭能体验葫芦的魅力,感受农业的辛劳与收获。
老郭告诉记者,他还为参与“‘福禄’成长计划”的认养人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星星的孩子”冰箱贴。
在4月初举行的孤独症日的活动上,“福禄计划”也有过亮相。
在闵行区慈善基金会的指导下,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的支持下,数十幅孤独症儿童的画作将以冰箱贴的形式出现在礼包中。
事实上,关心特殊群体,是老郭和他的葫芦团队一直在做的事(《以“非遗”为媒,他为这个群体发声→》蓝字可点)。这次,每一份礼包被认养,都意味着会有一笔捐款定向捐赠给慈善基金会,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培训与康复。
捐赠人,是参与“‘福禄’成长计划”的每个人。
04关于“福禄”,“成长计划”只是一个尝试和开始。
因为葫芦,汇东村留住了农民,也留住了更多的年轻人。“乡村振兴”,这四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字,有了属于我们身边的注解。
当农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方式,而是幸福感的来源;当非遗手艺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陈,而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福禄”两个字,就不仅仅是“葫芦”的谐音,而是有着最真实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