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记》的主创,思想落后亦舒30年
发布时间:2024-04-20 05:09 浏览量:6
来源丨传媒圈-传媒头条 文丨林家鑫
导读:
在故事情节改编到争议不断的情况下,《承欢记》依然能展现出自身的商业价值,不得不说亦舒的名号还是非常有号召力。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如今观众的审美偏好,独立思考的飒姐不如自己独美的小白花,套路式的都市剧和脸谱化的人设在当下依然有着很大市场,编剧多少要为《承欢记》的不足之处负责,但更应该负责的或许另有其人。
不知为什么,近年来影视改编亦舒小说愈演愈烈,即便是在已有作品口碑不尽人意的情况下。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豆瓣评分6.4分,电影《喜宝》3.3分。差强人意的成绩非但没能让改编亦舒作品的行为降温,反而吸引到更多后来者,杨紫、许凯主演的《承欢记》正在CCTV-8和腾讯视频双平台播出,《玫瑰的故事》刚刚杀青。
从数据方面来看,《承欢记》的表现相当亮眼,上星央八首日酷云收视峰值破 2,腾讯视频站内热度8天破30000,是继《繁花》《与凤行》之后第三部破 30000剧集。
然而从口碑方面来看,《承欢记》称得上是毁誉参半,口碑堪忧,尤其是原著读者对于电视剧的大胆改编并不认可,认为剧版失去了原著的“亦舒味”。
《承欢记》的改编水平究竟如何?亦舒的作品为何成为内娱编剧的“滑铁卢”?
01
《承欢记》改编引争议
情感套路与角色脸谱化并存
《承欢记》的主线并不复杂,亦舒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平民阶层的乖乖女麦承欢,在和富二代男友谈婚论嫁时,因母亲过高的期望而暂时搁置,而此时麦承欢接受了一笔天降遗产,自此她开始展开对自身以及人生的思考,最终冲破家庭和男友的藩篱寻得自由。
剧版保留了大半的要素,将故事发生地从90年代的香港搬到当下的上海,然而尽管故事背景相差30年,但编剧的思想境界仍然远远落后于亦舒。
为了扩充篇幅,同时增加戏剧性,编剧过度延长了角色成长的路线,让女主角麦承欢“陷入爱情——受到伤害——自我成长——寻得真爱”这样的套路。
不可否认,这样的成长路径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也正是如今大部分都市剧的标配,但亦成为《承欢记》被批评的重要因素:这很不亦舒。
原著中麦承欢和男朋友分手的原因,并非是双方家境差距悬殊,更主要的是麦承欢开始深入剖析自我展开思考,而且她的富二代男友“资质实在普通”。
女性分手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是不够喜欢?
在绝大多数国产剧集中,大女主分手的原因全部都是由对方或是环境造成,
主角本人则是一个没有任何道德瑕疵的小白花形象,缺乏足够的自我驱动成长。
剧版对此的改编便是如此,换成了因双方父母阻挠,男朋友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担当。这样的处理太过粗暴,每个角色都变得脸谱化,为了完成剧情任务而不带有其他的弧光。
除此之外,原著对于母女关系的揣摩相当值得思考。麦承欢从小便被母亲刘婉玉寄予“承欢膝下”的殷切希望,并期盼她通过“上嫁”实现阶层跃升。
然而在麦承欢与富二代男朋友商谈婚事时,刘婉玉这个大半生都称得上贤妻良母的女人,突然在女儿的婚事中横插一杠,戒指要买最大最闪的、婚礼必须要办而且办的风风光光……尤其是在双方父母会面时,更是处处都令女儿为难。
亦舒充分展现了在家庭中,母亲这个身份能够带来的强势压迫感,以及即便是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刘婉玉在女儿麦承欢即将从她所认知的阶层向想象之外的世界跃升时,她的态度依然会变得微妙,有几分是为女儿庆幸,有几分是为自己的不甘,还有几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嫉妒。
剧版的改编同样全盘抛弃了这种微妙,何赛飞老师饰演的刘婉玉将嫉妒转变成了越界和窒息,不停催婚女儿,甚至还要问她有没有和男友睡过,毫无边界感可言。
不过在传媒圈看来,这样虽然失去了原著对于母亲以及女性心理的探讨,但也
使这个角色更能引发共鸣,
因为刘婉玉这个形象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代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普遍代际关系,同时关照到当下订婚前高价彩礼的现实问题。
总体而言,剧版《承欢记》的改编不算成功,虽然剧集热度相当不错,但失去了亦舒原著中的精髓,这部剧在播出完成后很可能泯然众人矣,无法为当代女性带来更多的启迪,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亦舒的作品为何这么难改编?
02
亦舒超越时代的洞察力
是内娱编剧最缺乏的
对于原著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的实操方法,传媒圈认为应该相辅相成,分开审视。哪怕是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也不代表电视剧拍的不好,例如《天道》《亮剑》《琅琊榜》等等。
平心而论,亦舒的小说作品中,有着脱离现实的巧合和极强的慕强心理。例如《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离婚后对于贺涵的感情,不符合传统却符合角色情境;《流金岁月》中的朱锁锁,和《喜宝》中的喜宝,无一例外都是对年龄和社会阶层远超出自己的男性产生了崇拜和依恋。
然而即便如此,亦舒对独立女性的塑造,依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进步的象征,因为她笔下的人物能够结合角色出身和所处情境进行自我思考,在特定历史语境下都能够带给女性“觉醒启蒙”。
反之
国产剧中的立意却是出奇的单纯,角色的痛苦和幸福始终是类型化且外显的,很少有基于独特的个体而展开。
这也使得亦舒的作品备受追捧,因为她笔下的角色为当代都市女性对于婚恋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任何时候都清醒理智,不完全沉溺于爱情之中,生活洒脱且有条理,始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原著字数仅有6.98万字的《承欢记》来说,改编成一部38集的剧集,只能在继承了原著的剧情脉络加入了大量的原创剧情,以至于剧版《承欢记》成为了一个内娱常见的大女主成长故事。
当然,剧版《承欢记》还保留有原著的几分姿态,麦承欢如书中一样独立,不依赖任何人。在面对富二代男朋友“我养你”的甜言蜜语时,依然能说出标志性的亦舒金句:手心向上一日,那是可爱、撒娇、有情趣。十年如一日手心向上,那就变成恐怖故事了。
不过对于女性在思想觉醒后,如何取得独立地位方面,亦舒也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
在《承欢记》中,她为麦承欢开了天降遗产的“金手指”,让女主角能够打破传统家庭的限制,做回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剧版《承欢记》男主角姚志明在书中出场很晚,几乎到了小说收尾阶段才出现。二人初见在一个游泳池,他的身段让麦承欢“见色起意”,即使他的私生活很是开放,但麦承欢也纵情享受,搬出家门与其同居。
要知道,《承欢记》原著时代背景在回归前的香港,在亦舒的笔下,那个时代的女性已经能够仅为取悦自己,而大胆求欢,甚至敢于背离家庭和父母近30年的规劝。
然而即便是2024的当下,“养小奶狗”这样的事情就算真实存在,当事人也是讳莫如深。
至于在国产剧中对情欲有所展现,仍然处在小心试探的阶段,吻戏营销如今甚嚣尘上,便可见一斑。
上述的人物塑造,使得亦舒继续领先内娱编剧。毕竟她在90年代就在书中提出了个人奋斗、女性独立、自我实现以及现代婚恋观等要素,在当下时代背景中依然十分契合,而内娱编剧只会将大女主塑造成白莲花。
那么被亦舒遥遥领先的《承欢记》主创团队,真的一无是处吗?
03
《承欢记》口碑褒贬不一
谁该来负主要责任?
翻看《承欢记》的制作团队,这部剧可谓是出身名门,同时众星云集。
公开资料显示,《承欢记》由华策克顿旗下梦见森林工作室出品,新锐导演田宇执导。杨紫、许凯领衔主演,牛骏峰特邀主演,许龄月、张耀主演,何赛飞、姚安濂友情主演,吴彦姝特别出演。
梦见森林工作室曾出品过优酷史上首部破万剧集《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对观众心理的把握较为精准
;导演田宇曾执导芒果黑马风土青春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对于群像戏自称体系,在《承欢记》中也有体现,麦承欢的闺蜜、弟弟、奶奶等角色均在剧中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记忆点。
因此综合来看,《承欢记》的不足之处就要归咎于编剧,而事实上编剧分得这口“黑锅”也并不冤枉。
剧版《承欢记》总编剧一职由李晶凌担任,她的代表作品除了《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外,还有《上阳赋》《浮图缘》以及《武动乾坤》真人版等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及格线徘徊。
李晶凌在《承欢记》中的改动也是“稳定发挥”,她将原著中较晚出场的姚志明一角,拎出来在开篇出场做男主角,同时还加入了大量“霸道总裁”式的相遇。例如麦承欢不小心弄脏一位男士的衣服,结果发现他就是自己的空降上司;而后女主在工作中的问题,也着重表现了男主角的男友力。
这些内容在原著中并无体现,大部分都是编剧的自行发挥。
然而脱离实际的巧合和套路化的推进,充分暴露编剧笔力不足的问题
:想利用冲突来反映社会现实,但只能利用巧合和套路进行串联。
不过话虽如此,有着亦舒名号的加持,《承欢记》的收视效果相当喜人,商业回报也还算不错,根据豆瓣网友统计,这部剧开播便坐拥5个品牌广告,此后虽有下滑,但亦有新的品牌方青睐。
在编剧将内容改编到争议不断的情况下,依然能展现出自身的商业价值,不得不说亦舒的名号还是非常有号召力。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如今观众的审美偏好,独立思考的飒姐不如自己独美的小白花,套路式的都市剧和脸谱化的人设在当下依然有着很大市场,编剧多少要为《承欢记》的不足之处负责,但更应该负责的或许另有其人。
04
结 语
成功的影视改编并非要逐字逐句翻拍,剧版同样可以另起立意进行探讨,例如《亮剑》原著的悲剧色彩,但剧版却重点展现了军人的家国情怀和男子气概。
在传媒圈看来,小说影视化最怕像《承欢记》这样,编剧既舍不得抛弃原著里女性独立后对婚恋价值的批判,又拿不出等量或是等重的深度思考,使得剧版《承欢记》虽然仍具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既不亦舒,也不像自己。
-完-
- 上一篇:Angelababy的美,凹凸饱满,身材傲人,高贵又优雅!
- 下一篇:真心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