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台湾老兵想回大陆养老,给侄子打电话:我没钱,你还养我吗
发布时间:2024-04-20 19:31 浏览量:6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描绘了海峡两岸亲人在特殊年代中深深思念的情感。在诗中,邮票和坟墓象征着沉重的意义,而只有一道浅浅的海峡,则困扰着无数渴望团聚的人,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悲伤与困顿。
2019年,一个96岁的台湾老兵,离开家已有70年,他渴望回到家乡。他小心翼翼地问他的侄子邓友爱:“我没有钱了,你还愿意养活我吗?”
那么,这个打电话的老人是谁?他的侄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告别母亲去从军
打电话的那位老人名叫邓雪桂。
他出生于1923年,在湖南省常宁市罗桥镇下边的大枫树村。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从小就懂事,经常帮父母干农活。
在战争期间,农民们的日子变得异常艰难,尽管一家人拼命地去务工,但仍然很难改变食不果腹的现状。
父母也是看在眼中疼在心中。为了改善家里的困境,邓雪桂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田地里挖红薯,以便卖掉换取一些钱,用来补贴家用。
日子还算勉强可以过下去,不过很快便传来一个噩耗。当时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对共产党进行攻击,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
尽管湖南并没有陷入战火,但蒋介石特别喜欢在这里征召壮丁,规定每家要么提供军需物资,要么提供壮丁参军,有时还派军队过来强制征兵。
对于邓雪桂的家庭来说,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只能选择提供壮丁。邓雪桂的父亲本想自己去参军,但邓雪桂却主动报了名,他的想法很简单:父亲已经年纪大了,难以承受艰苦的环境,而弟弟妹妹们还年轻,所以这个责任自然要由他来承担。
邓雪桂刚参军那会,他和家人还能够保持联系。每次收到他的信,母亲都会感动落泪,她每天都期盼着儿子能早日归来。
在1947年,邓雪桂终于获得了一次短暂的探亲假。两年不见,他地发现母亲脸上多了许多皱纹,父亲的背也更加佝偻了。弟弟妹妹则长高了不少,他们的变化几乎让他难以辨认。
当母亲得知他只能在家待两天就必须离开时,眼中的光芒也黯淡了许多。
邓雪桂回到部队后,他的母亲经常坐在槐树地下,等儿子归来,这一等就是一天,可始终不见儿子的身影。
1949年,随着国民党不断溃败,蒋介石下令部队撤退至台湾。
在撤退过程中,蒋介石不仅给士兵们洗脑,承诺他们如果跟随他回台湾,将得到丰厚的财富和封官许愿。
邓雪桂心想,如果能够拿到这笔钱,就能够回到大陆孝敬父母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这只是蒋介石的诡计。
一到台湾,蒋介石对之前的承诺毫不认账。邓雪桂束手无策,只能顺从蒋介石的安排,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回到大陆。
得知母亲去世
自从邓雪桂来到台湾后,他对家乡的亲人无时无刻不思念,尤其是他的母亲。
而母亲也同样如此思念着他。在那个年代,两岸相隔的悲剧屡屡上演,许多家庭因此被分隔,有些老兵甚至一生都无法回到家乡,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
邓雪桂失联后,母亲每天都会来到村口,盼望在路的尽头能够看到儿子的身影,大声呼喊:“儿啊,你去了哪里,妈妈想你了,你回来吧!”
喊到最后母亲的声音嘶哑,眼睛也因哭泣而失明,而邓雪桂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1987年,可怜的母亲因病不起,临终前她还在呼喊着儿子的名字,但邓雪桂再也无法听到“娘”的呼喊声了。
命运是讽刺的,就在邓雪桂的母亲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1987年的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湾居民申请前往大陆探亲。
得知这一消息后,邓雪桂第一时间申请大陆探亲。终于回到了故乡,邓雪桂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们。
但他最渴望见到的人,母亲却在他返回故乡的一年前去世了。邓雪桂无法与母亲有最后一面,母亲也无法见到她深深思念的长子。
当时邓雪桂回乡的经历也并不顺利,因为他错过了第一批回乡探亲的机会。他是从老乡口中得知家人消息的,一个同乡还给他带来了一封信,这封信给了邓雪桂极大的安慰。
当他满怀激动地打开这封信时,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这封信是邓雪桂的弟弟写的,信中叙述了弟弟的近况,也表达了对邓雪桂的思念之情,迫切希望他能尽快回家团聚。
信中还带来了一个令邓雪桂欣喜若狂的消息,母亲仍然健在。这个消息让邓雪桂兴奋得像疯了一样,他急切地希望能够尽快回家。
为了再次与亲人相见,邓雪桂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不同的情绪会赋予风景不同的意义,邓雪桂仔细地观察着路上的一切,希望自己能化身成一只鸟儿,自由自在地飞向家园。
下车后,邓雪桂立刻看到了被人群所包围的弟弟,他像一只飞鸟一样飞奔到弟弟身边,激动地拥抱了他。几十年的感情在那一刻得到了宣泄。
不幸的是,邓雪桂并未能再次目睹父母的容颜,他的父母早已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个消息后,邓雪桂一下子泪如泉涌,此时他彻底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
当时弟弟之所以说母亲还在世,只是为了让邓雪桂回来给母亲祭拜一下,因为母亲生前最牵挂的就是这个流落异乡的儿子。
邓雪桂前往母亲的墓前,他跪在那里,泪如泉涌,止不住地悲痛哭泣。在他离开时,母亲关切地提醒他要珍惜自己,尽早回家团聚。
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年,邓雪桂依然活得很好,却无法与母亲再次团聚。
邓雪桂祭拜完母亲的后,家人陪着他在家乡四处走走。
那时,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发展并不如台湾。邓雪桂也发现,常宁的小学十分破旧,孩子们经常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
于是,他拿出一些钱用来修缮学校。后来,他得知乡亲们的生活不好,便一家一家地去送钱。
邓雪桂对自己的家人更是慷慨解囊,他为三个侄子盖房子,还给他们塞红包。此刻,邓雪桂就像一个归乡的富翁一样,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和爱戴。
他离开时,许多乡亲都前来送行。他们护送邓雪桂到衡阳,找来车子,放鞭炮,敲锣打鼓,送他离开。
实际上,邓雪桂的家人本希望他能回到大陆定居,但邓雪桂拒绝了这个提议。
一方面,他已经适应了台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因此,邓雪桂选择将思念留在大陆,继续在台湾生活下去。
每次回乡时,邓雪桂总是表现得慷慨大方,让许多乡亲误以为他在台湾生活得非常富裕。
但事实正恰恰相反,邓雪桂回乡时的热闹景象只是一种掩饰,他只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乡亲们看。
邓雪桂在台湾的生活并不容易。退伍后,他开始艰难地找工作,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技能,他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失败。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连牙膏都觉得是奢侈品。
普通的生活用品都买不起,更不用说烟酒了。因为无法承担最便宜的五毛钱一包的香烟,他在烟瘾发作时只能通过不停地喝水来缓解痛苦。
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能做一些最辛苦最脏的工作,如搬运工、建筑工。无论是什么活,只要有工作可做,他都愿意去做。
唯一有慰藉的是,在邓雪桂所居住的街道上,有十几位和他一样的湖南老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家就像亲人一样走动,每逢佳节也会团聚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雪桂身边的那些老战友相继离世,弟弟妹妹也纷纷离去,让他心中更加感到孤独。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随着年龄的增长,邓雪桂的眼睛越来越模糊,行动也受到限制,无法自如地走动。
邓雪桂自己没有子女。他发现自己身边没有能够照顾他的人,这种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动摇了他的内心。
落叶归根
在2019年秋天的一天,望着秋风中飘落的黄叶。邓雪桂拿起电话,小心翼翼地询问他的侄子邓友爱:“我想回家了,你能够接我回去吗?但是我现在没有钱了,你还能够照顾我吗?”
在电话那头,邓友爱倾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好,我会接你回家,我会照顾你的。”
其实在邓雪桂第一次回家之前,他的弟弟偷偷地将自己的儿子邓友爱送给了邓雪桂。这是因为他担心哥哥没有后代,无人照顾他年迈的时候。对于邓友爱来说,他一直铭记大伯对他的深情厚意,将他视为自己的父亲。
大伯在经历了漂泊70年后主动给自己打电话,希望能够回到故乡,这对邓友爱来说是非常喜悦的消息。他终于有机会回报自己的大伯了。
当得到侄子肯定的答复后,邓雪桂内心的不安情绪完全消失了。他感到非常高兴,眼泪不禁涌上眼眶。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他心中那个牵挂梦绕的家乡。
挂断电话后,他开始整理着仅存的几个家当,正式与他生活了72年之久的地方说了再见。与之前几次有所不同,这次回家,他决定永远不再离开。他决心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也决定将来葬身于此。
邓友爱接回邓雪桂后,仍担心他在老家适应不了,尤其是小孩们喜欢闹腾。因此,邓友爱决定修建一座新房子,并装上空调、电视和冰箱。
他深知邓雪桂注重清洁,所以他将谷仓改建成了一间厕所。此外,他还决定辞去工作,全心照顾邓雪桂在家中的需求。
结语
乡愁是一种深深的情感,像一条浅浅的海峡,将我与家乡分隔开来。我生活在这一岸,而我的故土则在彼岸。
如今,邓学桂老人终于得以实现他的愿望,从台湾回到了湖南的故乡。他将和亲人们一同度过余生,享受家人的陪伴和故土的温暖。
而还有许多老人无法实现他们回归故土的愿望,只能在异乡度过余生。邓雪桂老人的经历,成为了千千万万个被分隔的家庭的缩影。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也更期待着两岸早日实现统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