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制定《2024年乡村旅游发展“六提六创”行动方案》,山西发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4-04-23 15:31 浏览量:6
打造“晋韵乡居”“晋味乡食”“晋风乡礼”品牌,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为推进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日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2024年乡村旅游发展“六提六创”行动方案》。
方案指出,今年,将围绕产品、文化、服务、管理、景观、宣传实施“六提六创”行动,培育引导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旅游产品“新供给”,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走出“文旅+”“新路径”,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晋风晋韵特色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品提档供给创特打造晋味儿乡居乡食乡礼
健全乡村民宿供给体系。贯彻国家旅游等级民宿评价标准,发展乡村旅游等级民宿;推进“三个人家”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擦亮“黄河古村”“长城驿家”“太行山居”“百村百院”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区域品牌。加快乡村民宿集群化发展,支持连锁化经营,打造各具特色的“晋韵乡居”民宿品牌。
做优乡村美食系列产品。挖掘乡土特色美食,传承弘扬老字号餐饮、非遗美食饮食习俗和文化,通过地方物产特色做、粗粮杂粮精细做、养生药膳绿色做、传统菜品融合做,打造“晋味乡食”品牌。推出一批晋菜晋饮、名优小吃,形成一批乡村美食村、乡村美食体验馆和乡村创意餐厅,发布一批美食指南和图鉴,让游客在美食中品味乡愁乡情、体验制作技艺、传承美食故事、传递山西味道。
推出乡村风物特色商品。挖掘乡村风物和乡土元素,发展“后备厢”经济,推动土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支持农民就地就近销售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深化乡村风物和文化创意融合,开发具有鲜明山西印记的乡村伴手礼,打造“晋风乡礼”购物品牌。
推进乡村旅游购物升级。以山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乡村特色文化元素为设计和研发主题,开发农副土特产、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健康养生保健食品、红色主题商品、生活用品等系列特色文创商品。整合著名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土特农副旅游商品系列。深化乡村风物和文化创意融合,培育一批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文创街区、田头超市。
提升旅游产品发展能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创新开发农业观光、农耕研学、农事节庆、非遗体验、民俗演艺、红色旅游、户外露营、运动休闲等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文化提炼场景创新构建新业态优化新供给
打造文旅新空间。弘扬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实施乡村文化记忆、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小镇、农耕文明传承等工程,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梳理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推进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开发农业科普、农耕文化体验、农博云课堂、云讲堂等产品,培育艺术田园、共享农庄、度假营地、研学营地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乡村记忆馆、非遗展示体验馆、民俗博物馆、文化驿站、乡居书房等,打造晋风晋韵地方品牌,提升文化附加值。
推出文旅新活动。依托农耕文化、非遗项目、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创意设计、演出、音乐、美术、手工艺、文旅融合等领域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培育乡村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新业态;依托散落在乡村的古戏台、古建筑等传统空间场域,激活传统庙会的集会、信俗、娱乐等功能,推出看大戏、逛庙会、汉服体验、古风旅拍、花灯展演、直播打卡等活动,打造乡村庙会文化版的“村晚”“村BA”“村超”等生活新亮点。
优化文旅新供给。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开展“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塑造一批群众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培育一批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挖掘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送一批专业文艺演出。实施“点亮乡村”文旅体验场景打造计划,盘活和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建设乡村文化地标、网红打卡点等。
服务提质配套创优推出一批乡村智慧旅游试点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引导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要素与功能配套,加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驿站等重要节点新能源充电桩、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游览步道、骑行绿道、生活超市、便利店、药店等旅游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的设置。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智慧旅游。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发智慧点餐、智慧购物、手机导游、网上预订、在线查询等智慧旅游服务,开发科技农业体验、乡村文化在线体验、乡村非遗智慧研学等乡村智慧旅游产品。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拓展旅游服务功能。推出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镇(乡)、智慧特色小镇、智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智慧休闲农业庄园等一批乡村智慧旅游试点。
打造整村服务品牌,培养“首席礼宾官”、代言人、讲解员、客服专员等。加强职业技能建设,培养一批乡村旅行“在地导游”、乡村民宿“金牌管家”、特色餐饮“乡村主厨”,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管理提效运营创收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集聚区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村景一体横坡村模式、知名企业介入设计开发运营一体化的飞岭村模式、社会公益组织介入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模式、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的车河社区模式、景区带动传统村落功能再生的云丘山模式等。探索“多村合作、多业联动、多企协同”的集聚发展路径,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集聚区。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引进培育一批运营团队、运营师、运营品牌、运营示范点和乡村带头人,鼓励晋商晋才、文旅企业、工作室、个体创业者带资引流,引进优质文旅项目入村创业;吸引绿色资本、公益组织、科研院所等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探索企业租赁、社会众筹、高校合作等多元参与模式。鼓励农户返乡创业、留村就业,丰富参与形式,提高参与广度深度,促进农民创收增收。
全面提升管理能力。着力提高乡镇、村班子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蓄积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储备,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效能。
景观提升标杆创建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创“A”
加强顶层设计。实施乡村旅游景观资源专项普查,促进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突出生态、文化、村景、物候主题,塑造田园农耕、人文民俗、物候文化等特色标杆景观品牌。
坚持绿色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村庄特色风貌引导,注重景观生态保护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环境品质,构建乡村蓝绿空间系统,营造山水交融、风景宜人、绿色环保、功能协调、服务现代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
强化创意植入。加强山水、花海、农田、果林等乡村景观创意和立体化营造,建设一批黄河风情、长城边塞、太行山水“生态+村景+物候”的自然景观品牌;推动文化元素嵌入乡村风光,推出一批非遗村、民俗村、红色村等文化创意村落。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
宣传提格品牌创造培育百处打卡地千名代言人
建立宣传推广联动机制。搭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宣传平台,构建融媒体营销矩阵。市县两级注重挖掘地域特色,突出乡村品牌,多平台、大力度、持续性宣推,加大营销合力和宣传声势。
强化品牌标识系统设计。提炼乡村生态资源、特色产业等独特的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等资源要素,打造乡村专属IP符号,推出高辨识度的LOGO、宣传口号、吉祥物等,融入到基础设施、活动、产品、生活、环境之中,推动乡村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高效传播链。精心创作内容,精准推广植入,变流量为“留量”,变网红为“长红”。培育百处网红打卡地、千名村游代言人,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做优乡村民俗节事活动品牌,加强精品线路宣 传 推介,全力塑造山西“乡村四时好风 光 ”旅游品牌。
相关
乡村旅游“六提六创”分类名单
一、产品提档、供给创特
大同:灵丘县红石塄乡下沿河村
朔州:怀仁市鲁沟村
吕梁:离石区信义镇严村
长治:壶关县大峡谷镇
晋城:阳城县横河村
运城:夏县泗交镇王家河村
二、文化提炼、场景创新
阳泉:盂县石家塔村
晋中:榆次区乌金山镇什贴村
吕梁:离石区吴城镇王营庄村
长治: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
晋城:泽州县大阳一分街村
运城: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
三、服务提质、配套创优
大同:云州区唐家堡村
阳泉:郊区桃林沟村
吕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长治:壶关县大峡谷镇青龙峡村
晋城:阳城县皇城村
临汾: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
四、管理提效、运营创收
太原:小店区刘家堡村
大同:天镇县李二口村
忻州:忻府区合索乡北合索村
晋中:寿阳县南燕竹镇燕州小镇
晋城:陵川县松庙村
临汾:乡宁县关王庙乡云丘山村
五、景观提升、标杆创建
大同:灵丘县红石塄乡下车河村
忻州:偏关县老牛湾镇乾坤湾村
阳泉:城区小河古村
长治: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
晋城:高平市釜山村
运城:闻喜县陈家庄村
六、宣传提格、品牌创造
晋中: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
阳泉:郊区桃林沟村
吕梁: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
晋城:高平市苏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