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不防老”的5个迹象,中老年人要有最坏的打算

发布时间:2024-07-06 19:49  浏览量:8

毫不忌讳地说,普通人生儿育女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儿防老。

这种养儿防老的文化,在农业社会,其实是行得通的,因为农业社会地域封闭,生产力落后,单靠人力种地,就能勉强生存。

而在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地域之间的屏障被打破,传统的养儿防老文化,貌似就行不通了。

养儿不防老的5个迹象,中老年人要有最坏的打算。

01

子女失业,收入骤降。

养儿防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子女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钱,才有资格谈养老。没钱,就只能吃西北风,别无选择。

现阶段,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想赚钱,真的容易吗?不容易。随着内卷的加剧,降本增效的模式普及,被淘汰的打工人会越来越多。

有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失业,只能回家啃老;有的年轻人,哪怕进入到大公司,辛辛苦苦卷到30岁或者35岁,也面临失业的风险。

不然,如今就不会有“35岁裁员潮”一说了。试想,家中的孩子赚不到钱,父母也没有养老存款,还能指望养儿防老吗?无法指望。

养老,永远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钱财的问题。没有钱,哪怕生100个孩子,也毫无意义。现代商业社会讲究的,是利益为先,而不是人多为先。

02

子女负债累累,压力山大。

只要谈到年轻人,就不得不谈到“负债”。你看85后和90后,基本每个人都有负债,要为银行打工二三十年。

年轻人要想结婚,就需要有车有房。他们买不起房子车子,就只能寻求父母的帮助。父母只能掏空棺材本,帮孩子给首付。

事后的贷款,就只能让孩子一力承担了。这就导致,一人结婚,全家负债,就连父母的棺材本也被“洗劫一空”。

负债累累的孩子,连能不能还得起贷款,都成问题,就别说养活父母了。有可能,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不负债,一家人还好过日子。一旦负债,那日子就不好过了,有可能一场疾病,就能带走这个家庭。

03

子女有了后代,无法顾及父母。

一个人的精力和专注力,都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是要崩溃了。比如说,子女有了后代,就会忽略父母的存在。

打个比如,你如今35岁,有了二胎,那你是照顾两个孩子呢,还是照顾父母呢?权衡利弊之下,你只会照顾两个孩子。

还有的年轻人,直接把父母叫过来当“免费保姆”,别说不照顾父母了,还要把父母当“免费保姆”那样使唤。

人性都是如此,只会关心自己生的下一代,而不会关心生自己的上一代。没办法,这都是“血脉执念”对于人们思维逻辑的影响。

子女还未结婚,还未有后代,自然有精力照顾父母。随着他们结了婚,有了后代,那他们的态度注定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04

子女背井离乡,无法陪伴父母。

每一年年末,都会有类似的报道出现在屏幕当中——返乡潮。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这返乡潮,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表面上看,外出的游子回家过年,代表了温暖祥和。实际上,无数人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在父母的身边,让父母成为了农村的孤寡老人。

农村的年轻人特别少,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农村的老人特别多,因为他们都成为了留守者。农村空心化到最后,受苦的,还是那些农村老人。

有人会说,年轻人,难道就不能留在农村,陪伴父母吗?这是做不到的。农村没有就业机会,根本就无法容纳年轻人,年轻人的出路,只能是大城市。

背井离乡,这是一种“生活所迫”的无奈。无法陪伴父母,让父母成为孤寡老人,这是“背井离乡”的必然结果。

05

老人卧病在床,被子女狠心抛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生病的日子久了,子女也会变得不孝顺。家庭贫穷了,另一半也会跑路。

人性,都是只能同富贵,而无法共患难。有钱且身体健康,身边人就会对你特别好。反之,没钱且身体不健康,身边人就会把你当成瘟神,甚至是包袱。

无数孩子都抱怨,父母卧病在床,根本无法生活自理,需要别人端屎端尿,简直拖了孩子的后腿。

每当父母听到这些话,他们都会感觉到心寒,从而活得小心翼翼,愈发没有尊严。可见,人老了,始终是身不由己,需要看别人的脸色来做人的。

为了晚年的日子着想,中老年人要做到两点。首先,提前积累一定的养老存款;其次,保重身体。如此,才能有安稳的晚年。

文/舒山有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