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m3qKG9">

  1. 🌃

      🚄
      🍓🐢
      🥣
      😫
    • 👸🌚
      🏓
      📉
      🐩
      🐵🤪
      🚪
    • 🤒

      老之将至:老年不是病,老起来要生命

      发布时间:2024-08-31 03:00:28  浏览量:2

      作为曾经的文科生,阿伦森对医疗系统的产业化有激烈的批评。右图为她的新著《老年》。

      这两年,在家里老人的照顾上,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家人想了很多办法,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我自己也过了一个年龄的里程碑。头一回衰老,经验不足,总想着要不看看学术界怎么说的 ——人遇到问题,总会去找自己用得最顺手的工具箱。折腾良久,我都想再去读一个老年学(gerontology)的学位。这个学位不少大学有,有的在社会学下面,有的是独立的,毕竟老年学非常跨学科。

      后来又觉得,读书更好,见识也一样可以得到,还不用一把年纪跑去考试,写论文。于是我看了一些相关的图书。或许大家觉得这个做法有点“书呆子”。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任何我们觉得困惑的事,一定有他人遇到,有研究人员做过调研,给过建议。特别是质性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能直接面对很多社会关注的问题,让我们看到共性。这一切即便解决不了我们面对的具体问题,也可让我们超脱具体情境,在别的层面上做些思考。这也是有益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给自我打气,务必活得蓄意而用心,不枉此行: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我看到的图书之一,是奥尔巴尼大学创作教授和驻校作家琳恩·蒂尔曼(Lynne Tillman,1947年生)著的《夕阳无限》(Mothercare)。蒂尔曼作品多以谐趣幽默见长。这部《夕阳无限》,话题略有些沉重。它说的是老人的晚年关怀。书名mothercare,直译为母亲关怀,还和childcare(育儿)这个词相对。老年人到了最后,变得和小孩一样,要哄,要注意,要关心。孝父母如育儿。作家的母亲活到了98岁,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一直被脑积水所困。三姐妹一起用不同方式照顾。蒂尔曼自己出生于1947年,也非芳华年代了。书中写的是三个老姐妹照顾另外一个老年人的故事。写得很简单,是一部短小的回忆录,也是感慨老人关怀的长篇散文。这种家长里短的写真描述,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蒂尔曼和她的《夕阳无限》。

      之后我又看到一本《老年:重新定义衰老,变革医学,重塑生活》(Elderhood: Redefining Aging, Transforming Medicine, Reimagining Life,以下简称《老年》)。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我先是买下了语音版听了,不过瘾,然后又买了一本Kindle版的,还推荐给很多人。

      此书作者路易丝·阿伦森(Louise Aronson,1963年生)是一位美国老年病学家、作家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学院教授。此书曾入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属老年学研究的一部经典。书的标题是老年,不过前面也有人生的前半场。总的来说,作者是用一个老年病医生的视角,思考人生和职业,有一半是回忆录,不完全是一部写老年学的著作。从这方面看,书写得有点超越类型。分类有点困难,划归回忆录、社会学、人类学、散文都可以。老年是医学问题吗?是社会问题吗?是文学问题吗?是家庭关系问题吗?是宗教问题吗?……都是,本来就很复合,这和人生的其他阶段是一样的。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于年龄段的划分,方法是不一样的。中文里,我们有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但是英文里划分更为精细,比如幼年分infant (婴儿)和toddler (学步儿童)。少年分tween (10到12岁)和teen (13-19岁)。成年之后的人,包括young adult(早期成年)和adult(成年)。中年很漫长,也没人在乎他们死活,所以就一个词midddle age一言以蔽之,但愿中年朋友看到这里息怒。

      老年最为复杂。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成为过去,西方国家,退休年龄多为65岁。始作俑者是俾斯麦。在美国,1935年罗斯福也通过《社会安全法》,将65岁定为退休年龄。也就是说,人65岁退休,开始享受社会保障金和免费医疗。问题是当时人的平均寿命是58岁。如果活不到65岁就挂了,一辈子的医保和社会保障金就颗粒无收,国家就稳赚了。截至2024年3月,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5岁。社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安全金和医保账户资金紧张,这个话题也是每次大选的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寿命的增长,老年的概念也在拓展,在丰富。在《老年》这本书里,老年分出了多个阶段。彼得·拉斯莱特有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名为《生活的新地图:第三年龄的出现》(A Fresh Map 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第三年龄(third age),也就是空巢、退休后的人生黄金期,或者说少壮式老人(young old)。接下来才是第四年龄(fourth age),也就是old-old。此时人体弱多病,需要有人来照顾。我们现在的银发经济,眼睛盯着第三年龄。想拉他们购物,旅游,以及其他各种消费。不论是营销部门还是诈骗团伙,都对这个群体钟爱有加。

      《生活的新地图:第三年龄的出现》。

      作为老年病专科医生,作者对于第四年龄的老人更为关注。在社会上,对于年迈体弱的第四年龄的老人,人们罕有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下降。美国的做法,是分阶段分需求,提供不同的公寓选择,有的是“照护型公寓”(supported living),衣食住行多包办。另外一种,是老年人还能自己独立饮食起居,他们可以住独立生活的公寓 (independent living),或是便利老年人生活的那种55岁以上社区。这些社区,提供的服务更少一些,房产有的是出售的,有的是出租的。大部分美国人到老了,生活还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传言说的老了无依无靠。最为关键的是,65岁之后免费医保,且根据早年工作的投入,多少有点社会保障金。

      中国养老有的是靠社会,有的是靠子女,不大均衡。靠子女的,基本上是靠自觉,靠孝心。可是传统的美德还有多少传扬?独生子女家庭累死累活。传统孝道的内涵也变质了,人们从孝顺父母,变成了孝顺儿童。多少家庭,围绕着一个小孩,倾注几代人甚至是夫妻双方大家庭的所有热情、注意和精力,精耕细作,掘地三尺,不惜一切代价。对于老人,有的人钱舍不得花,力气也舍不得出。人性禁不起推敲,这个问题的长期解决,还需要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这方面发达国家有现成经验,应该去学习,尤其是在社会公平的处理方面。

      《老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神奇的非虚构作品。结合了作者作为医生成长的经验,和她在照护病人上的经验,她作为女儿照顾父母的洞见,还有她自己对走向衰老的感悟。书里也说了一些幕后不为人所知的医生困惑,医患矛盾,暴露了美国医疗的复杂体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医疗系统庞大复杂,系统繁多,相互之间未必对接无缝。医生们常抱怨电子系统的使用:这些系统里,医生必须用特定的语言填写信息。这些系统主要是为财务目的设计的,而非为患者的护理服务设计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这些细微的差异往往无法在系统中体现出来。系统并不关注个人的这些细微差别。

      人老了,病就多了,我们也像听一个“吹哨人”讲述一样,看到了老年病学水面之下的冰山一角。有些疾病,比如癌症和心脏病,往往被认为是“性感”的疾病,医生对这些病情可能更有兴趣。而像便秘或高血压这样的疾病则显得没那么“性感”,患者也不会因此得到更多关注。有时,医生可能对患者的苦恼不感兴趣。这些病情无法激发他们的热情。我曾经亲耳听一个医生说到所谓“高质量”和“低质量”病人的划分。所谓高质量,可能是治疗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回报的那种。可是低质量病人,面临的痛苦可能更隐蔽,更长期,更受罪。对很多病人和家庭来说,一些状况是第一次经历,可是医生看得太多,搞不好都麻木了。

      医生自己压力也挺大的。书里描述了医生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消耗,这些都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美国医生高收入,但居然很多人存在精神疾病。作者自己就患上了抑郁症。这还算好的,医生自杀率也很高。根据Medscape发布的一份全国医生工作倦怠与自杀报告,10%的医生曾有过自杀念头。在某些专科中,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例如,13%的受访医生称曾有自杀念头。其他高风险专科还包括普通外科(12%)、肿瘤科(12%)和传染病科(11%)。美国每年实际上有300-400个医生自杀。不知这是压力太大,还是看多了生老病死,对生命产生了一种虚无?

      不过医生,也不单单是治疗某种疾病的科学家。理想情况下,医生会综合地看待一个病人的状况,甚至都需要去洞察患者家庭的复杂关系。这需要的技能不只是生物和化学这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考医生不限制专业,甚至有文科生去学医的情况。我过去在教育系有个同学,本科学的是英语文学,后来读医学,在做了医学院教授之后,又回炉读我们教育系的硕士来进修。这种复合的经历,让她具有独特的医疗教育方法。例如她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然后讨论老年心理和照护问题。

      本书作者阿伦森也是这个情况。她本科读的是布朗大学,修的是历史与人类学专业,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完成本科教育后,她就读于哈佛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学位,后来她又在沃伦·威尔逊学院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MFA)。正是这种复合的经历,让她在事业上更为成功。她对人更有洞察。例如,她能看到一些其他纯理科背景的医生看不到的东西。她对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更有洞察。比如,在情感需要上,年轻人通常会寻找同龄人,中年人可能会倾向于找比自己年轻的人。女性在育儿阶段经历的压力很大,而到了老年阶段,她们可能会重新获得一些优势。同性恋者,尤其是男性,在老年时可能会感到非常悲壮,因为他们往往需要持续表现出吸引力。她能在医学和科学解决不了的间隙里,通过人文学科的光照,看见并解决问题。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只是吃什么,补什么,或者是什么药,治什么病。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受制于很多社会因素。这本书对歧视、忽略、压榨老人的医疗保健的系统,大胆批判。此书鼓励我们重新反思老年化“产业”和所谓“银发经济”,而希望大家把老人当老人看,要求医学界不再将老年视为一种疾病。

      我自己在一个医疗健康类的学校做课程,经常接触到“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简称SDH)这个说法。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影响个人和群体健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这一理论强调,健康不仅仅由生物医学因素决定,还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收入、教育、就业、社会支持、住房条件、环境质量以及获取医疗服务的机会等。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和推广,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密切相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报告》(Report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明确指出这些社会因素在决定健康结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报告由WHO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提出,委员会的工作和报告由流行病学家迈克尔·马莫特(Michael Marmot)教授领导,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该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很多年前就接触过马莫特教授的理论。马莫特说,你如果很穷,或者是感觉很穷,或是别人使得你感觉很穷,你的寿命也会受影响的。这种社会差异对寿命的影响,具体是如何产生的,确实很难定义。马莫特将其笼统称为“地位综合征”(The status syndrome)。但是这地位综合征并非完全神秘。比如如果某种传染病大规模暴发,是穷人还是富人首先得到疫苗?答案是不用说的。在19世纪的小说里,我们经常看到富人的孩子得了当时为不治之症的肺病。事实上,实证研究会告诉你,穷人的孩子得肺病死亡的机会更大。

      那么在老年学的问题上,老年人的照护,这些社会的、心理的、人文的要素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阿伦森是老年化产业的反对者。作为曾经的文科生,她对医疗系统的老年产业化有激烈的批评。她作为医生充满人文关怀。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期间,因其项目“通过批判性反思和叙事倡导促进人文主义”而获得了阿诺德·P·戈尔德基金会教授职位。她的研究最终发展为她的第一部小说《当下疾病史》,这是一部探索医学和人性的虚构故事集。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写虚构故事时,阿伦森回答说:“通过使用虚构文学,我可以把20年的经验,用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写成一个故事,并从一系列真实的病人和人物中汲取灵感。”这实在是文理结合疗效好的跨学科发展的绝佳案例。

      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取得成功后,她的编辑鼓励她写一部关于医学和衰老的非虚构作品。这本《老年》,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这本书,和先前的小说,阿伦森曾被评为“老龄化影响力人物”和“老龄化人文主义领导奖”获得者。

      这本书充满活力,维度很多,篇幅也很长,写得清晰而具体。老年学听起来比较灰暗,容易让人失去兴趣。不过在阿伦森的笔下,老年温暖和宽厚。人生的后期,可能充满伤痛与失望,但也可能充满喜悦和意义,完全事在人为。阿伦森医生就好比一个老年旅程的向导,通过这本书带我们走过老年的旅程,一路上讲解科学知识、文化洞见和各种逸闻趣事。

      老人的命也是命。这年头太多书籍面向儿童,老年学的书籍则不多听说——至少这是我通过出版界的了解。老人,尤其是进入第四阶段的老人,是无助的,对他们的忽略和虐待,让我们看透人心的败坏。反过来,对这个极为无助的群体中的人,我们若悉心照护,也能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芒。衰老是痛苦的,而且也可能是漫长的。没有人可以回到我们的童年少年,所以没有必要在青少年问题上掘地三尺。而在老年的问题上,我们所有人要么已经衰老,要么正走在这条路上,这是所有人都绕不过的。阿伦森说:“生命只有两种可能:英年早逝或长寿到老。”这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所有人,包括正在阅读的你。

      南桥

      责编 刘小磊

      关键词: 生命 老年 蒂尔曼

      🔵⏳

      ⏲✳

      🥟🔛

      Xb8rpM">

      👚🏐
      😛
        ⏹🐜
        1. 🍜🎉
        • 🚕
          🐈
        • 💯🛷
          😿
        • 📀
        • 🎪
          首页| 老年羽绒服| 中老年羽绒服|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