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抽了骨髓要变傻?” —带您一起正确认识骨髓穿刺术

发布时间:2024-10-30 08:52  浏览量:1

为了保证“2024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学健康知识的科普效果,主办方向各医院征集了各类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健康科普文章,我们将通过“健康讲堂”栏目陆续分享。今天重庆市中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侯妍利老师带来「“抽了骨髓要变傻?” —带您一起正确认识骨髓穿刺术」,欢迎老年朋友们学习。

大家对这个场景熟悉吗?

在临床工作中,每当医生对患者提起需要做骨髓穿刺术时,大多数患者的态度都是这样。其实,骨穿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恐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骨髓穿刺术吧!

什么是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简称骨穿,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简而言之,抽点骨髓液进行检查。


为什么要做骨穿?

1.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情况;

2.造血细胞形态有无改变;

3.骨髓中有没有除骨髓以外的其他异常组织,如来源于其他组织器官的细胞和病原体。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骨穿?

1. 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转移性肿瘤等;

2.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3. 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诊断不清楚;

4. 血液类疾病的治疗随访。

骨穿的部位有哪些?

1. 骼后上棘穿刺点:两侧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定位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腰窝”;

2. 髂前上棘穿刺点:两侧骼前上棘后1-2cm处,定位点就是我们骨盆两侧“最高点”;以上两个部位是最常穿刺的点,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

3. 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 1、2 肋间隙的部位。定位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胸口”;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有一定风险。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4. 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临床上很少在该处操作;


骨穿有哪些禁忌症?

严格来说,骨穿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以下是相对禁忌症:

1. 凝血功能障碍:

①严重出血的血友病禁做骨穿。

②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不宜做骨髓穿刺,但为明确诊断疾病也可做,穿刺后需要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止血时间。

2. 晚期妊娠的妇女慎做骨髓穿刺。

3. 小儿及不配合的患者不宜做胸骨穿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骨穿有一定了解了,那接下来就来回答前面提出的疑问吧!

1. 骨穿会不会很痛?骨髓抽走了会不会“变傻”?

骨穿是一项有创检查,有一些轻度的疼痛、酸胀感,就如“静脉采血”一样,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操作过程中,医生会给予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进行局部麻醉,减轻不适感,完全不必太恐惧;局部胀痛不适3-4天可逐渐消失。

大部分人把骨穿和腰穿混淆,骨穿抽的是极少量骨髓液,不是脑脊液,不会对大脑可能产生影响,同时根本不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损伤。

2. 做完骨穿是否对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元气大伤”?

骨穿作为血液科常规检查之一,和“静脉采血”一样,对人体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人体内,骨髓是最大的造血工厂,不同类型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在这里分化,源源不断地为人体提供各种血细胞。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需要检测的项目,来决定抽取的数量,一般骨穿抽取0.1-2ml骨髓液,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同时所谓“元气大伤”也是将中医中的“髓”与“骨髓”进行混淆而导致,故不必担心。

3. 做骨穿是否对导致瘫痪,特别是骨质疏松的病人?

骨髓穿刺多选择皮下脂肪少、平坦的部位,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不会造成瘫痪,更不会造成双下肢疼痛;骨穿后即可正常行走,若术中出血稍多的患者建议按压止血休息10分钟左右再起床活动。

骨穿部位选择的是骨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不会造成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4. 为什么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骨穿?

反复多次进行骨穿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①在进行初次诊断时,为了保证准确性,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会进行两次骨穿检查。

②对于诊断结果较疑难的病例,会再次骨穿,获得更多标本进一步检查去明确诊断。

③部分疾病导致骨髓液稀少难以抽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多部位骨穿观察骨髓造血情况。

④对于部分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穿次数会更多,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后复查等多个阶段均需要定期做骨髓穿刺。

5. 骨穿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要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3日内禁止沾水,以避免继发性感染,局部伤口约1周自愈。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现有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务人员,更换敷料。

通过以上环节,相信大家对于骨髓穿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大家不必恐慌骨髓穿刺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早日明确诊断,指导有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侯妍利

:千图网

作者简介


侯妍利,医学硕士,主治医师,重庆市中医院肿瘤血液病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肿瘤专业,重庆市中医院第四批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 青年委员,重庆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白血病组组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感染药物评价与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项目6项,发表SCI、CSCD共7篇,参编专著2部,实用新型发明专利6项。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