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过院的人很多,已经突破20%大关,大家身体为何越来越差?

发布时间:2024-10-25 02:00  浏览量:1

“又来住院了啊?你这身体,比我还年轻十岁,怎么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嗨,别提了,老毛病犯了,医生说还是住院观察几天稳妥些。”

类似的对话,在如今的医院里早已司空见惯。数据不会说谎,中国居民年住院率已突破20%,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住院,这数字着实令人咋舌。

国际上,正常的住院率一般在10%左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反观中国,住院率却如脱缰野马般一路狂飙,一些地区甚至高达30%!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是国民体质真的每况愈下,还是另有隐情?

有人将矛头指向老龄化,认为老年人多了,住院需求自然水涨船高。虽然听起来十分合理,毕竟老年人抵抗力较弱,住院比例相对较高。但数据显示,我国老龄人口中,体质达标率高达90.4%,远未达到需要频繁住院的程度。

也有人将高住院率归咎于“特权”的占用,认为部分退休老干部凭借关系霸占了医疗资源。然而,退休干部群体毕竟只是少数,其影响力有限,无法撼动整体住院率的走向。

从这些来看,住院率飙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老龄化加速,也和退休干部没有任何关系,深究其根源,我们会发现,这背后暗流涌动,交织着医保政策的利弊、医疗体制的局限以及社会因素的推波助澜,共同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巨网,将“高住院率”牢牢困于其中。

“住院报销比例高,不住院就亏了!”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可否认,全民医保的普及是惠及民生的壮举,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然而,现行的医保政策却在无意间为高住院率埋下伏笔。

比如住院和门诊的报销比例差距特别大,在我国很多地区,住院报销比例高达80%甚至90%,而门诊报销比例却低得可怜,有些仅有20%左右。

如此一来,对于患者而言,相同的治疗方案,住院显然比门诊更加“划算”。于是,原本可以在门诊解决的小病小痛,也纷纷涌向住院部,催生出“小病大治”的怪象。

门诊统筹制度覆盖面不足,也变相地助推了住院率的攀升。门诊统筹是指参保人在门诊看病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旨在减轻患者门诊负担,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然而目前我国的门诊统筹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覆盖范围有限,报销比例也普遍较低。很多地区的门诊统筹只针对部分慢性病,而普通疾病的门诊治疗费用仍然需要患者自行承担大部分。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以外疾病的患者而言,住院依然是更加经济的选择,即使病情并不严重,也会倾向于选择住院治疗,以减轻经济压力。

最关键的是部分患者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对医生过度依赖,也为“小病大治”推波助澜。在很多患者的认知里,住院就意味着更安全、更可靠。

面对医生的建议,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选择接受,即使医生出于谨慎考虑而提出的住院建议,并非绝对必要,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住院,以求心安。这种盲目“住院求安心”的心态,无形中也抬高了整体住院率。

现在医院都流行“套餐”,住几天、做什么检查,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想多住一天都不行!这是许多人办理出院手续以后都曾吐槽过的话。

这里所说的“套餐”,正是近年来在医疗领域掀起改革浪潮的DRG/DIP付费方式。DRG/DIP改革的初衷是提升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其核心是将疾病按照诊断、治疗方式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每个DRG对应一个固定的支付标准,医院按照这个标准向医保基金结算费用,超出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

然而,任何改革都像一枚硬币有两面性。DRG改革在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对住院率的“意外刺激”。

因为DRG改革的“套餐式”收费模式,很容易导致“分解住院”现象的出现,由于每个DRG对应一个固定收费标准,为了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地获得医保支付,一些医院倾向于将患者的治疗过程人为地“拆分”成多次住院。

例如,原本可以通过一次住院完成的治疗方案,可能会被拆分成两次甚至多次住院,每次住院都按照一个独立的DRG进行收费。这样一来,患者的住院次数增加了,住院率自然也随之上升。

并且DRG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为了“抢占”更多患者,一些医院开始将“扩大规模”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床位数量成为医院实力的象征,拥有更多床位的医院,意味着能够接纳更多患者,获得更多医保支付。这种“唯床位论”的观念,驱使着医院不断扩建床位规模,而床位数量的增加,又反过来推动了住院率的上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DRG改革的背景下,甚至有一些无良医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铤而走险,通过虚假住院来骗取医保资金。

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患者进行不必要的住院治疗,甚至与一些“职业病人”合作,制造虚假住院记录,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将医保基金推向了风险的深渊。

一床难求的背后

“医生,我爸这病需要住院吗?排队要等多久才能住上院啊?”

“现在床位很紧张,您也知道,老年人多,住院需求也大,估计得等几天。”

在医院的走廊里,类似的询问每天都在上演。“一床难求”,已经成为医疗体系面临的一道难题。

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导致大量患者涌向大城市、大医院,进一步加剧了“住院难”的困境。

为了缓解“住院难”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医院床位数量持续增长。然而,床位数量的增加,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住院率的上升。

新增床位需要配备相应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这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为了“收回成本”,一些医院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床位使用率,甚至出现“过度住院”的现象,将一些本可以在门诊治疗或居家观察的患者安排住院,以增加收入。

同样床位数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就医预期。过去,由于床位紧张,患者往往会更加谨慎地考虑住院的必要性。而现在,随着床位数量的增加,住院门槛相对降低,一些患者即使病情并不严重,也会选择住院治疗,以享受更加“周到”的医疗服务。

高住院率问题,既是医疗体系的“病灶”,也是社会治理的“考题”。只有直面问题,勇于改革,才能让“住院”回归其应有的医疗属性,让宝贵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构建起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

标签: drg 医保 dip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