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给老人选佩戴助听器,5大误区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4-11-02 16:54 浏览量:1
在老龄化日益剧增的现在,助听器已成为许多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存在耳聋、耳背的情况,需要及时佩戴助听器进行干预。那么,老人佩戴助听器,有哪些误区需注意呢?
01.
误区一:
有一只耳朵听力还不错,所以不需要助听器。
其实,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听力稍好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参与团体对话等。但患者长期使用听力好的一侧耳朵会加重该耳朵的负担,产生听觉疲劳,而听力损失耳由于长期得不到声音刺激,听觉神经萎缩,言语分辨率更低,就会导致听力越来越差。
因此,单侧耳朵听力受到损伤也要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根据情况配备助听器。
02.
误区二:
平时没有交流时不用戴助听器,只在需要时才戴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往往会因为“节约”或“不方便”等心理因素,喜欢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然而,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03.
误区三:
能听到声音,只是偶尔听不清楚别人讲话,不需要助听器。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接受这种变化,在生活中,通常是身边的人先察觉到老年人出现了听力问题。比如,有些老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力尚好,在嘈杂的环境中才会发生聆听困难。
此时,老年人会把听不清归因于环境太乱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提示老年人的听觉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干预佩戴助听器。
04.
误区四:
只是听不清某些声音,所以不需要助听器。
如果老人听不清楚某些声音,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某些声音,如“sh”“s”“th”“t”等。不要小看个别声音无法听清,当它们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时,就会显著影响听力损失者对言语的理解,因此不得不反复询问“嗯?”“什么?”或者答非所问。
遇到这种情况,越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其长期效果越好。
05.
误区五:
只要佩戴上助听器,马上就能听清楚。
助听器可以将声音放大,让听损人士听到声音,但是,听力损失时间越长、程度越重,大脑对声音的分析处理能力越差,初次佩戴助听器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聆听效果
总之,老年朋友要认识到,助听器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听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带来了更多机会,让老年人不至于与社会脱节。
老年人要选配助听器,推荐选择振海康品牌的HTD6102耳背式助听器,这是一款集高性能和隐形设计于一体的助听器,切实从用户需求和痛点出发,极简设计,打造了一键无极调音功能,适用于不同听力损失和所处场景,满足不同人员的差异化助听需求。
①领先音频处理系统,过滤杂音,音质还原
这款助听器采用先进音频处理技术,通过音频处理系统过滤杂音,消除啸叫,提高语言清晰度;全方位收集多频段声波信号,快速处理传导,还原音质,让沟通更流畅。
②优质机体涂层,防汗防滑落
这款助听器机体采用优质涂层,具有防滑作用,解决天热出汗导致助听器滑落的难题;还可防汗渍侵袭机体内部,避免内部结构部件受潮损坏,保证产品使用寿命。
③医用硅胶材料,舒适不易变形
这款助听器采用柔软硅胶制成耳挂与耳塞,亲肤材质不易造成皮肤过敏;嵌入式耳塞,佩戴更舒适。
④锌空电池长久续航,随需随换
这款助听器内置A675MF型号锌空电池,超长续航约7-10天(每天使用时间≤8h),省心使用,随需随换。
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收到损害,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同样精彩。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