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养老,在于相互“搀扶”
发布时间:2024-11-03 12:55 浏览量:1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关系着个人、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由此而产生的现实意义巨大。
再婚老年人能够互相照顾、体贴、谦让,相互扶持,是人生最后阶段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这种作用不管子女多么孝顺、护工保姆服务多么细致周到都无可替代。
人老了怕寂寞,总想找人说说话,不想独自一个人孤孤单单,不想一人做饭吃饭、更不想一人去医院看病。
我的老邻居姚挺进,今年75岁,电力公司退休职工,老伴在三年前去世后,他变得郁郁寡欢、精神萎靡,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自己也不怎么会做饭,脾气还倔强,说话难听,惹得儿女们都不想和他一起居住。
老大儿子是做生意的,头脑灵活,见多识广,和弟妹们聚在一起商量后,给父亲找了一个65岁的老太太当住家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她每星期可以休息两天,所需费用由孩子们平摊负担。
姚挺进表面上装作生气的样子,推辞了半天,可心里却暗自欢喜,一是觉得孩子们孝顺,知道为老人考虑,二是一天三顿饭再也不用自己做了,还不用自己掏工钱。想到这里,他觉得身上一下有劲了一骨碌下床站了起来。没出三天,小区里的健身器材上,姚挺进锻炼得满头大汗,他的身影重现“江湖”,惹得老伙计们纷纷向他打听吃了什么牌子的保健品,这神态和以前判若两人啊!
子女们也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心得,说请保姆的钱花得值,他们觉得父亲说的话明显比以前多了,中气十足,见了他们再也不唉声叹气,怀疑自己浑身都是病,三天两头闹着上医院检查了。他好像认为日子有奔头,有一种“好想再活五百年”的感觉。
也就半年的功夫,女儿先发现了问题,往常还没有到月底,保姆就催下个月工资,现在都过了一个月了,也没见她要工资,而且有邻居透漏见父亲和保姆互相搀扶着去买菜。女儿把情况在群里一说,大家炸了锅,纷纷做出判断,觉得要出点什么事。
一切都来不及了,还没等大家采取行动,姚挺进就“摊牌”了。
“我要和老韩结婚!”他低着头,嘴里含糊不清嘟囔着,但大儿子依然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儿女们都懵了,觉得保姆韩老太有图谋霸占父亲财产的嫌疑。姚挺进和老伴一参加工作就在电业局,退休前十年内,单位工资奖金数额可以说在全市范围都是数一数二的。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算上房改房和集资建房,他们在单位一共有三套房产,存款有多少,儿女们始终不知道。
“坚决不能同意!”,大儿子的表态引起共鸣,惹得大家好比是卫生间里扔手雷——群情激愤!子女们在群里面发表着各自的意见,纷纷表示“大哥说得对啊!”,一致认为韩老太必须走。
姚挺进却认为都啥年代了,自己婚姻大事自己要做主。孩子们怒气冲冲集体上门“逼宫”,小女儿给韩老太结了三个月工资,让她马上收拾物品赶紧走,姚挺进双手一伸,护住韩老太,说她要走了,明天你们就来给自己收尸。孩子们一看老爷子来真的了,纷纷借口单位或家里有事,作鸟兽散。
姚挺进气得大病一场,韩老太尽心尽力伺候。大儿子回来和父亲认真谈了一次话,各自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说到动情处,父子俩都掉了泪。姚挺进退了一步,答应和韩老太先不领结婚证,等双方把家庭关系和财产明确后,再考虑领证的事。
同居不受法律保护,不会牵涉到财产的问题,子女们放心了,姚挺进气也消了,说理解孩子们的苦衷,和韩老太先这样处着,多难的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老人再婚有利有弊,老人心里不能太过纠结。“前怕狼后怕虎”,眼前的机遇稍纵即逝,遇到相对中意、合适的另一半,就大胆表白,谈成了两人就能组建新的家庭,相濡以沫,共度余生,否则只能后悔莫及,至于家产和子女关系等等新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办法,才能让家里风平浪静。
其实,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养老,在于相互“搀扶”,一起共同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老年人在丧失伴侣后,偌大的家里只留下寂寞的自己,其精神、心理、生活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也融入不到儿女的生活圈,看到的是他们形单影只的孤独。
再婚生活只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有了老伴的老年人,在家庭、扶养和日常生活中,都恢复了独立性,减轻对子女的依赖。最主要的是,老年人再婚能使双方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在精神上相互鼓励,使他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老年人再婚是对两位寂寞老人的彼此成全,成全了两个孤立的家庭,更成全了双方的孩子们。老年人的生活不再会感到空虚,精神层面上也有了寄托,孩子们也不再为家里的老人担心,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要消除子女们对再婚老人赡养、遗产继承等问题的担忧,法律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人们的婚姻观念也要有一定的进步和改变,要学会包容和理解,让老人舒心地享受夕阳生活,让双方家庭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良好养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