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用这10类药,多角度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保护心脏

发布时间:2024-11-04 07:40  浏览量: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的用药主要有这10类。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并通过延长舒张期改善心肌灌注,因此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若无禁忌证,老年患者尤其是心梗后患者应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长期应用。

但对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哮喘、心力衰竭以及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的患者来说,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要谨慎评估后,以小剂量应用开始逐渐加量。β受体阻滞剂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而预防心律失常和猝死,长期应用可以抑制心肌重构和改善预后。

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等)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扩张小血管,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改善冠脉血流和减少心肌缺血。钙离子拮抗剂不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主要适用人群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单一β受体阻滞剂控制不佳或使用禁忌时选择使用。

长效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可以优先选择这两种药物控制冠心病和高血压。若需要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要关注患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及停搏的情况。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硝酸酯类药物,是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短效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劳力性心绞痛的急性发作,例如出现心绞痛症状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也可以用于已知会引发心绞痛发作的活动前,例如运动前数分钟使用,用以预防。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以降低心绞痛发生的频率及程度,可以将其作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控制不佳或使用禁忌时的二线治疗。应注意的是,每次应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需要10小时左右的无药间隔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应用于药物敏感性高或因心绞痛发作而恶心呕吐造成低血容量的患者时,应注意避免低血压的出现。

哌嗪类衍生物(曲美他嗪、雷诺嗪)

哌嗪类衍生物,可以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氧耗,可以改善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常用的有曲美他嗪和雷诺嗪,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可作为二线用药,对其他改善心肌缺血的物进行有效补充。

伊伐布雷定

伊伐布雷定,通过抑制人体窦房结起搏离子通道电流来减慢心率,从而减少心肌氧耗和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流时间,改善心绞痛症状。可以作为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达到目标剂量时的替代或补充用药。证据表明,伊伐布雷定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控制心绞痛的药物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且可以和硝酸酯类药物联用。

尼可地尔

尼可地尔,为钾通道开放剂,其冠状动脉扩张作用与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及鸟苷酸环化酶有关。通过双重冠状动脉扩张作用,有效扩张各级冠状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微小血管,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研究显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运动诱导的心肌缺血,而不改变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提示尼可地尔可能存在对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具有直接的血管舒张作用。对于合并微血管性心绞痛或高危人群推荐尼可地尔。

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是老年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建议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等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是最常用的心梗或PCI术后抗血栓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的风险。

但老年患者使用双抗的出血风险较年轻人更高,使用时应适当减量,并根据出血危险因素评估的结果减少PCI术后使用双抗治疗的时间(如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使用3~6个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6~12个月)。

替格瑞洛以及氯吡格雷用于老年人抗血小板的安全性较好,均可以选择在双联抗血小板疗法中使用;普拉格雷由于出血风险较高,不推荐用于75岁以上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疗法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尤其是有胃肠道出血病史者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调脂类药物,证据强烈支持降低血脂在老年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对于没有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建议以中等强度剂量的他汀开始治疗,降脂目标应定于LDL-C<1.8mmol/L。

如果单药他汀降脂效果不佳,可以与其他降脂药物联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将他汀药物潜在的毒副作用如糖尿病、中风等风险纳入考量,并关注老年患者服用其他药物时的药物相互作用。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可以减少毒副作用和增加疗效。目前国内上市的PCSK9抑制剂有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适用于口服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时。

普利类或沙坦类(培哚普利、坎地沙坦等)

普利类,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等)的发生风险,对于无禁忌证的患者都应尽早和长期使用,建议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对于因咳嗽症状而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的患者,可以替换为沙坦类药物。

辅酶Ⅰ

补充辅酶Ⅰ,可特异提升去乙酰化酶的活性,抑制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和细胞代谢功能,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促进微血管生成,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并能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血管损伤。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