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与子女共同居住必须知道的三个生活细节,不妨看看
发布时间:2024-11-05 05:29 浏览量:1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就像一个存款账户,只有把爱存储进去,以心换心才会让感情愈久弥坚。
朋友之间的友情如此,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亦如此。
人到老年,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就像雏鹰离巢,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更广阔的事业。
日益老去的父母的世界里却只剩下了儿女,有的老年人内心渴望与儿女同住,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父母和儿女同住,生活的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让亲情有了瑕疵、让感情产生隔阂。
很多时候感情的淡漠和疏离,并不是因为什么大事情,而是在生活琐碎的日常里被一点点不起眼的小事消磨殆尽的。
老年人和儿女住在一起,首先就是吃饭口味不同的问题。
人到老年,饮食口味清淡,喜欢吃青菜、少油少盐;年轻人却喜欢重口味,麻辣酸甜咸,不喜欢青菜且无肉不欢。
吃饭,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吃不到一起就容易出现矛盾。
有时候在家里,谁做饭谁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如果能够在饮食中做到荤素搭配,就会皆大欢喜。
有的老年人总会出于对儿女健康的关心,在饮食上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容易导致矛盾的出现。
再有一点就是老年人大多数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却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截然相反的生活作息习惯,如果彼此之间不能很好得包容和理解,矛盾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二、 消费习惯的不同
老年人经历过生活的辛苦,在生活观念上会更加趋于节约、实用的理念。
老年人的衣服能穿就不会买新的,年轻人喜欢时尚潮流,对于服装的款式和质地都会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老人看不惯儿女的这点爱好,就容易有分歧。
老年人认为日子是过出来的,省钱就是赚钱;年轻人认为钱是赚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如果彼此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这种不同的金钱观会导致矛盾出现。
张大爷家距离最近的超市有2站的路程,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和地铁站,下车后就是超市,每次去超市,张大爷和老伴就拖着小车坐公交车去采购;儿子和媳妇每次去都要开车,或者是网上购物送回家。
张大爷说儿子出门就开车不环保浪费,儿子说父亲是以环保的理由抠门,说每次去超市买的东西多,老两口累了就回家絮叨他们半天,万一再闪着腰就更得不偿失。
老年人退休后帮儿女带孙辈,既减轻了儿女的生活压力,也能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这时候老人就应该明确自己在孙辈教育中的定位:以照顾孙辈的饮食和穿衣为主要责任,孙辈的教育问题要交给儿女去负责,自己不能越俎代庖。
尤其在儿女教育孙辈的时候,要坚定地支持儿女的做法,不能和儿女唱反调,一旦孙辈发现能在爷爷奶奶处找到“同盟”,会增加儿女教育孙辈的难度。
“慈母多败儿”,如果老人在孙辈的教育问题上过度溺爱,到时候悔之晚矣。
老张带孙子小强在楼下玩的时候,邻居家的小孙子想要玩小强的电动小汽车,因为是刚买没多久,小强不想给他玩,老张就教育小强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连哄加教育的让小强把小汽车给邻居孩子玩。
儿媳妇下班后小强就和妈妈告状,儿媳妇很不高兴,对老张说:这种事情应该听孩子的,要培养孩子学会拒绝和自主管理玩具。
听着儿媳妇的说教,老张郁闷了:不是应该提倡分享吗?这咋又成了要学会拒绝了?
结语:
老年人和儿女居住在一起有利有弊,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彼此的感情出现裂痕。
郑板桥最有名的一句话“难得糊涂”。
老年人如果选择和儿女共同生活,就要学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同时要关注和处理好生活中的细节,才会让晚年生活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