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卖惨”背后:博流量带货牟利,有群演转岗成“编剧”
发布时间:2024-11-05 22:46 浏览量:1
近年来,直播间里出现了一种新趋势,那就是“卖惨”。主播们通过讲述各种亲情故事、家庭纷争,甚至爱恨情仇,营造出一种“你不买就对不起我”的感觉。
这种套路,特别能打动人心,尤其是老年观众,他们很容易被这些看似真实的故事感动,然后买下一大堆不需要,甚至质量很差的东西。就像彭莉女士的母亲,就被主播的“苦情”故事打动了,买了几瓶号称能治脱发的洗发水,结果却大失所望。
说到这“卖惨”的背后,其实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MCN机构、主播、演员、编剧,他们一起合作,编出各种各样的剧本,从“出轨”到“伦理”,再到“苦情”,越是离奇越能吸引人。为了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他们还会不断更新剧本,每场直播都有新的“泪点”和“卖点”。有趣的是,这条产业链上,有些群演演多了,慢慢就开始自己写剧本,收入也涨了不少,日赚千元都不是梦。
再来说说平台,短视频平台作为直播的载体,它的推流机制也助长了这种现象。平台会把这些直播间放到“同城”版块,利用大家对身边事的好奇,吸引流量。演员们再用方言表演,感觉就更亲切了,信任感也强了,销售自然就上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也开始行动了。中央网信办搞了个“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就是要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法律也给我们消费者撑腰,像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有个判决案例,说虚构销售原因直播卖货是欺诈,要退一赔三。
说到消费者权益,这“卖惨”现象可是严重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有权知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如果经营者故意说谎,那就是欺诈,得赔偿。平台也有责任,得严格审核商户,监督他们诚信经营。对于演绎类视频,平台得让发布者标清楚,别误导消费者。
还有个案例,就是“某美妆供应仓”直播间,他们编造出轨剧情带货,被网友骂惨了。主播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和好奇心推销产品,真相曝光后,网友们都怒了。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破坏了直播环境。所以,我们消费者得擦亮眼睛,学会辨别真假。
最后,面对“卖惨”现象,我们消费者得提高警惕,多角度审视直播内容。一旦发现被骗,马上向平台投诉,找法律帮忙。这样才能在这场消费盛宴中保持清醒,保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