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刷短视频,是“被爱”和“主动去爱”需求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4-11-15 14:01  浏览量:3

老年人短视频使用行为的检验结果

“每天抱着手机的你,是否了解父母平时喜欢看什么?”“除了吃饱穿暖不生病,幸福的晚年生活还需要什么?”“年轻人都在追求的‘情绪价值’,老年人又该怎样获得?”近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老年人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展开了一场充满温度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直击老年人现实遭遇的“情感困境”,指出互联网对老年人关系需求的补充和丰富作用,呼吁代际沟通和社会协作,共同帮助老年人健康用网,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现实缺爱是老年人“互联网追爱”的根本原因

结合全国2000余位老年人的调研及访谈结果分析,《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指出关系需求满足与否是影响老年群体生命质量的核心需求,“老年人也有进行人际联结、感受人际温暖、有情感归属、不感到孤独的需求,有‘被爱’和‘主动去爱’的需求”,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介绍道。

报告还解析了当下社会热点关注的老年人“互联网追爱”现象,指出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老年人的现实关系需求未被完全满足,因此转向通过互联网寻求需求的转移、补充和丰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肯定了报告观点,“老年人确确实实有亲密情感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老漂一族’,离开原本熟悉的人和环境,去到陌生的城市,导致他们无法获得亲密情感上的满足,因此通过线上互动维护原有社交网络,缓解线下社交弱化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晶提出:“线上活动可以补充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永远无法完全替代线下,老年人的现实情感关系不可或缺、作用关键。”报告也显示,大多数受访老年人并不糊涂,能够意识到虚拟世界里的情感转移无法真正补偿现实关系的缺失,但他们仍然表示愿意关注、点赞、评论、打赏喜欢的主播,因为那是他们“有能力主动去爱”的体现。

报告的发布及研讨会现场

访谈发现,不算少数年轻人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认识不充分,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局限在亲子关系上,认为只要子女过得好,父母的情感需求就能够被满足。例如,在被问及自身是否满足了家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时,一位年轻受访者表示“满足了”,“不让老人操心就完事了吧”。

短视频使用助力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从情绪与社会功能、认知与技能素质、信念与心理调适三个层面分析了短视频使用行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情绪与社会功能方面,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与“观看”有关的短视频使用行为。简单来说,老年人观看直播的频率越高,其归属、自主和能力等基本心理需求越能得到满足,进一步降低其抑郁水平,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老年人看短视频的类型越丰富,也能增强其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程度,并推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不仅仅是短视频的受众,也是内容的创造者。许许多多普通的老年人拍下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快乐,在网上与同龄人分享快乐,同时也在点赞和评论之中获得自己心灵上的抚慰。报告指出,在认知与技能素质方面,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与“发布”和“互动”有关的短视频使用行为,突出显示了主动性对于改善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老年人发布短视频越高频,自我老化态度越积极,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主观认知下降;同时,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的互动行为越多,越有益于其获得积极的自我老化态度,进一步促进其数字素养的提升。

作者:卫中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