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一批红毯剧组阵容公布

发布时间:2024-04-17 22:15  浏览量:5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四月春光美,正是花开好时节,而这个春天属于甘肃天水的浪漫,却是麻辣烫店门口人手一捧坐等下锅的“麻辣烫花束”。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天水又迎客流高峰,4月13日和14日,天水分别接待游客20.38万人次、22.26万人次,旅游消费1.19亿元、1.29亿元。从西北一隅的丝路古城,到热辣滚烫的“新晋网红”,有人调侃“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天水了”。近来,不论是八方食客“进淄赶烤”,还是尔滨火了带动“南娃北调”,这些宝藏城市为何能够频频赢得青睐,接力登上流量C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有人说,“如果不刷短视频,很多人不会知道,甘肃不仅有大漠孤烟、驼铃古道,还有天水这样的‘陇上江南’”。复盘天水的走红过程,起源于一名大学生春节返乡时在自媒体平台分享的麻辣烫视频,配文“建议全国普及甘肃麻辣烫”。而后,越来越多人关注天水,也有诸多“野生代言人”涌入天水沉浸式打卡、自发录制短视频传播,一步步让往昔知名度不高的“小透明”迎来高光时刻。当前,“甘肃天水麻辣烫”“甘肃美食”“甘肃文化旅游”的相关短视频和信息,全网点击量已超过240亿次。

在天水市秦州区天水名优小吃城一家麻辣烫店,商家正在为游客加工麻辣烫。图片来源:新华社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在人人皆媒的时代,“记录”成为常态。社交媒体赋能了媒介化消费,大数据和算法的加持也让“15分钟成名定律”更为普遍,在一个个“现场体验”的交互传播下,不出名的小城也拥有更多“破圈出道”的机会。

出圈不易,但这往往只是个起点。如果说互联网为人与城市搭建了相识相知的平台,那么,真正能让线上流量变为线下“留量”的,或许不是最硬核的地道风物,而是在他乡感受到的人间温情。不论是江门销量“狂飙”的猪脚面,还是淄博一桌一炉一卷饼的“灵魂三件套”,抑或是尔滨让人“感到陌生”的精美冻梨摆盘,新晋网红城市往往兴于美食,而最终成于真情。

从忙出“表情包”又重拾表情管理的炒饼小哥,到坚持给游客拌料10天瘦了8斤的麻辣烫老板娘,再到只要有游客在路边挥手就能免费乘车的顺风车“活雷锋”,烟火气背后的真性情,才是“网红城市”吸引人们的根本所在。当然,不仅仅是一个个主人翁“掏家底式”的热情好客,更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市场监管的有力护航、文旅产业的久久为功,这些努力共同提升着游客的旅游体验。正如有网友所言,“哪有什么忽然爆火,一夜成名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厚积薄发”。

“反向旅游”消费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小城流量在升温。今年清明假期,小众旅游目的地成为新热点。不论是去景德镇学习陶瓷技艺,还是在延吉体验民俗风情,抑或在叫不上地名的小镇来一场“即兴野餐”,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不一定非要是“有风的地方”,不赶时间的慢生活、不内耗的精神状态,都足以让心灵得到慰藉。另一方面,人潮的涌动不仅给沉寂的街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给小城崛起带来更为丰富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文旅本就是游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与相互成就。虽然网红城市的载荷有限,但城市发展的潜力无限。只要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文化IP,也都有打动人心的专属魅力。你的家乡小城有没有“网红”潜质?如果让你代言,你将怎样说尽她的美?

这正是:

文旅产业火,小城故事多。

厚积而薄发,子落满盘活。

大家晚安!

(文 | 邝西曦)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