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痴呆人数全球第一,真是喝茶惹的祸吗?压力大也不能忽视
发布时间:2024-11-14 07:35 浏览量:1
“老伴,我感觉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忘事,这不会是人家经常说的老年痴呆吧?”
“你还是少喝点茶吧,我前段时间还真的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茶叶可能会促进老年痴呆呢。”
65岁的王爷爷是资深的茶叶爱好者,退休闲下来后,更是茶不离手,尤其喜爱红茶。虽然之前子女也告诉过他,平时饮茶要适量,但是王爷爷不以为然,依旧沉迷于茶饮。
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的,王爷爷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做事经常丢三落四,刚放下的东西转脸就忘记,王爷也因为这件事忧心忡忡,不由得和老伴说起此事,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老伴的回答让王爷爷心中咯噔一下,但心中不免疑惑,从来没说过喝茶会引起老年痴呆啊?
但是自己的记忆力也确实变差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爷爷的儿子知道父亲的情况后,赶忙带着到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好在检查没有问题,只是正常生理性的记忆力减退。
听到检查结果,王爷爷悬着心终于放下了,可是老伴说的话却在他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终于,还是向医生咨询了茶叶与老年痴呆之间的关系。那么,医生究竟怎么说?茶叶真的会促使老年痴呆的发生吗?
痴呆人数全球第一,中国老年人喝茶真喝错了吗?听听医生的分析
“老年痴呆”可谓“老年杀手”一般的存在,尤其对于我国日益严重的老年化,我国的痴呆症问题尤其突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且患病人数仍在持续上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痴呆的问题,甚至社会上流传着这一说法:“茶可能是老年痴呆催化剂”。
那么,这样的说法究竟有无科学依据可言呢?
其实,在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联合对“茶叶”与“老年痴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将实验结论发表在《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上。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在与人类日常饮茶量相当的剂量下,绿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
此外,绿茶提取物还能增加神经突触蛋白的表达,减轻β淀粉样蛋白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从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为了验证绿茶提取物的效果,科学家们还进行了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
经过绿茶提取物干预的小鼠在认知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改善。同时,转录组测序结果揭示了绿茶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应激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并且,在2022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喝茶可以降低痴呆出现的风险。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对超过37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喝茶量与痴呆风险之间呈U形关联。
具体来说,当每天的茶摄入量在1-2杯时,参与者的痴呆患病率降低了17.7%;如果每天摄入3-4杯茶,这个降低的风险最为显著,达到了20.8%。
然而,当茶摄入量继续增加至5-6杯/天时,虽然降低的风险仍然显著,但相比之前的3-4杯/天的情况有所下降,为19.7%。如果茶摄入量超过6杯/天,那么与不喝茶的人群相比,痴呆风险的降低效果可能不再明显。
这是不是说明喝茶对于降低痴呆风险有益,并不会加大痴呆风险呢?并不见得。
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曾通过研究发现,每天茶喝太多的话,反而会增大痴呆风险,比如说,超过6杯茶,每日多喝一杯,痴呆风险可能增加48%,当一天喝茶超过13杯时,痴呆风险可能增加到67%!
通过研究,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知,饮茶虽好,但饮茶量的把控也十分关键。
所以临床还是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适量”饮茶,同时配合心态的调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的出现。
中年人长期“压力山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会增加
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联系,发现“压力大”在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在面对巨大心理压力时,大脑中的关键区域——杏仁核会迅速启动交感神经系统,进而促使肾上腺素的大量释放,从而触发人体的“战斗或逃跑”应急生理反应。
然而,长期的压力累积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持续激活,进而引发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持续高水平分泌。而皮质醇作为应激激素,其长期高水平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
实验发现,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涉及大脑萎缩、β淀粉样蛋白和τ蛋白的异常积累,以及大脑中主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增强。这些病理变化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尤为明显,表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紊乱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障碍与慢性压力密切相关,早期慢性压力暴露可能是触发小胶质细胞发挥神经毒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慢性神经炎症作为阿尔兹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无法有效清除β淀粉样蛋白或提供必要的神经营养支持,反而释放神经毒性促炎细胞因子,加剧了神经组织的损伤。
总而言之,慢性压力已经被证实是促使“老年痴呆”出现的原因之一,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积极调整心态,学会释放压力。
如果能配合饮食方面调整,或许可以帮助更高效的预防和远离老年痴呆。
更健康的饮食,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减缓衰老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MIND饮食对于预防痴呆具有一定优势,这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人员随访1644名参与者,长达14年的时间,这期间,有140人患上了痴呆症,有471人死亡。
分析发现:对MIND饮食的更高依从性的参与者,减缓了DunedinPACE(一种表观遗传时钟)评估的衰老速度,并且参与者的痴呆和死亡风险都有所降低。
早在2015年,也有学者反应,采用MIND饮食的老年人,大脑年龄确实更年轻(比对照组平均年轻7.5岁)。
不过,问题是:MIND饮食指的是什么呢?
MIND饮食其实时两种饮食模式的结合体,这两种饮食模式分别是针对高血压人群的DASH饮食、地中海饮食。
推荐中老年人:
每天的饮食至少包括3份全谷物主食(1份约为1片全麦面包)、250克绿叶蔬菜(含有叶酸、维生素K,对大脑有好处)、250克其他蔬菜,20克坚果(氨基酸、维生素、钙、磷等多种元素都对大脑有好处);
每周的饮食至少包含300克豆类食物(含有很多的磷脂物质)、250克蓝莓、草莓等莓类水果(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含量丰富)、160~280克鸡/鸭肉等禽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84~140克鱼肉(含有Omega-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
中老年人少吃:加工肉类、糕点、油炸等等,我们以加工肉类为例,2021年英国学者就曾发现:每天多吃一点(25克),痴呆风险就会升高44%!
总之,想要预防痴呆的发生发展,饮食是需要关注的一大方面,当然,多吃一点含类黄酮的食物,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证实: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帮助远离老年痴呆
2021年,一项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大规模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研究历时多年,针对近8万名成年人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就是为了探究饮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摄入与认知功能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饮食中摄入较多黄酮类化合物的人,其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显著降低;与摄入黄酮类化合物最少的人群相比,摄入最多的人群在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出了更好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其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了约20%。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保护效应在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这意味着,年轻时就开始注重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为未来的大脑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看到这,很多人可能会好奇,黄酮类化合物究竟是什么?
其实,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茶叶以及红酒中。
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中和有害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抑制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
总结:
喝茶究竟会不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呢?
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其中有个关键点是喝茶量;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适量饮茶可能对认知健康更有益。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学会释放压力等,这些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同样重要。
文献来源:
[1]《安徽农业大学等发现喝绿茶或可预防老年痴呆》,李岱龙;王长勇;赵伟;孙贝;李真,2021-08-28
[2]《预防老年痴呆症,从生活细节做起》,郭旭光,2021-02-01
[3]《保持记忆力的最佳饮食模式——MIND饮食法》.2023-01-18 .中华医学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