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的2个分型辨治
发布时间:2024-11-19 10:02 浏览量:2
国医大师李辅仁是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早年师从名医施今墨,长期从事老年保健及老年病防治工作,经验丰富。现将李辅仁对老年抑郁症的认识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忧郁、焦虑,激越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自我价值下降等。根据其心情郁闷低落,或焦虑不安,甚至精神不振等主要临床症状,当属中医的“郁证”范畴。李辅仁从中医基础理论及长期临床实践出发,认为老年抑郁症是脏腑疾病、气血不调及情志刺激的共同反应,其中以心、肝、脾受累为主,主要病机为气血运行紊乱。
许多老年人,年老体弱,诸病缠身,正气本已虚衰,脏腑功能低下,五志不遂,而且社会活动日渐减少,子女成长相继离去,所以备感孤独,情绪低落,极易发生老年抑郁症。因此,本病的发生往往既有脏腑疾病、气血不调的内在基础,又有情志刺激的外在原因,是生理、心理的双重障碍。
老年抑郁症虽然以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为其发病基础,发病之后,原有的脏腑疾病越发加重,但是,长久的精神障碍更多地影响心、肝、脾胃功能。心藏神,主血脉,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甚至进一步影响血脉运行。肝主疏泄,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壅塞,而暴怒之后,肝气横逆,则气血逆乱。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运化,升清降浊,抑郁不舒,则气机升降出入紊乱,运化失调,而久思多虑,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乏源,运化无力。
因此,老年抑郁症的病变脏腑为心、肝、脾、胃,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机不调,血行不畅。正如《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临床上常见有如下两型。
阴虚火旺瘀血阻滞
此类患者素体察赋多属阴不足、阳有余,或性格急躁,或诸病缠身,阴虚阳亢。患病后常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失眠多梦、记忆力低下、疑病恐病,舌质偏红或暗,脉弦。
治则:清心活血、平肝潜阳。
李辅仁自拟方:天麻15g,丹参20g,钩藤15g,葛根20g,炒远志10g,牛膝10g,知母10g,珍珠母30g,石菖蒲10g,川芎10g,酸枣仁20g,茯苓20g。
加减:如兼胸闷胸痛者,加佛手、郁金;兼多饮多食者,加天冬、麦冬;兼烦热汗出者,加浮小麦或五味子;兼咳嗽有痰者加炙前胡、橘红;兼大便干结者加瓜蒌;兼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菟丝子。
李辅仁此自拟方实从天麻钩藤饮、安神定志丸及酸枣仁汤化裁而来。天麻钩藤饮方义为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现取其主要药物天麻、钩藤、牛膝、茯苓、石决明(以珍珠母代)、夜交藤(以酸枣仁代),保其方义不变。安神定志丸则以养心安神、开窍定志为其主要功用,取方中茯苓、石菖蒲、远志、龙齿(以珍珠母代),并去人参,改用丹参,以减温燥之性,而有养血活血之功。另取酸枣仁汤全方,以清心除烦。方中还有一味葛根,可养阴生津,升清阳之气,与钩藤、珍珠母等相配,则升降有序,气机条达。综观全方,以清心火、平肝阳为主,兼以生津液、安心神。
肝郁痰阻心脾两虚
此类患者素体禀赋多属痰湿偏盛,脾胃不足,或性格内向,多思多虑,或多年患病,气血虚弱。患病后常表现为郁闷悲观,表情淡漠,行动迟缓,寡言少语,纳呆消瘦,暖气叹息,健忘失眠,甚至有自杀欲念或实施自杀行动,舌质淡或暗、苔腻,脉沉或弦。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养心。
李辅仁自拟方:生黄芪15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20g,苏梗10g,半夏10g,陈皮10g,香附10g,天麻15g,远志12g,焦三仙30g,石菖蒲10g,夜交藤20g。
加减:如兼心慌气短者,加五味子、柏子仁;兼头晕耳鸣者,加葛根、川芎;兼腹胀满者,加青皮、木香;兼呕呃嗳气者,加竹茹、砂仁;兼便溏者,加苍术、炒薏苡仁;兼便结者,炒白术改为生白术,或加火麻仁、枳实;兼乏力肢软者,加大黄芪量,或加炒薏苡仁、狗脊;兼下肢水肿者,加猪苓、泽泻。
李辅仁此自拟方乃从归脾汤、二陈汤化裁而来。归脾汤之方义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取方中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远志、木香(以香附代)、酸枣仁(以夜交藤代),保留原来功用,并加入疏肝理气之义。二陈汤功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李辅仁选用此方,意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同时,加强健脾燥湿、理气助运的作用。自拟方中尚选用苏梗、香附以疏肝解郁,石菖蒲、远志以定志豁痰,焦三仙以消食和胃,共助二陈汤之运化,归脾汤之安神。另选用天麻一味,以柔肝祛风,改善脑功能。
综观全方,共成疏肝解郁、健脾养心之剂。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张剑/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