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雪,无论多忙,提醒中老年人:1不等、2不补、3不缺、4不忘
发布时间:2024-12-05 13:03 浏览量:6
“大雪满弓刀”,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中的诗句,描绘了冬日严寒的景象。
谚语: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说是如果大雪节气期间天气晴朗,那么到立春节气时可能会有更多的降雪。这是因为晴天意味着高压系统控制,可能导致之后低压系统的活跃,带来更多的降水。
随着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似乎也在不经意间提上了日程,明日12月6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了,古人云:“瑞雪兆丰年”,但这银装素裹的美景背后,却藏着对中老年人健康的重重考验。如何在享受冬日静谧的同时,守护好那份不易的健康?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排在小雪之后,冬至之前。它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通常在每年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到来。大雪节气反映了气候特征的变化,意味着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尤其是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大雪"这个名称来源于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古人根据一年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大雪节气的命名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0℃或以下,冷空气活动频繁,雪量增多且范围广泛,因此得名“大雪”。
记得儿时,祖母总爱在雪后念叨:“大雪封门,懒人藏身;勤人扫雪,暖身又暖心。”这句话不仅蕴含了勤劳与懒惰的对比,更暗含了冬季养生的智慧。
如今,我们虽已步入现代生活,但古人的智慧依旧如灯塔,照亮我们的健康之路。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古韵今风的养生殿堂,看看在大雪纷飞之时,中老年人应如何守护自己的身心。
滑冰滑雪:北方地区在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了严寒时刻,河里的水被冻住,形成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这也是大雪前后富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取冰:旧时北京在大雪前后有一个特定习俗:取冰。古代夏天没有冰箱,为了在炎热的时候使用冰块降温、保鲜食品,人们会在这一天从冻结的河里凿冰备用。腌肉与香肠:很多地方家家户户会忙着腌制“咸货”,比如腌肉、做香肠,以迎接新年。这些腌制品需要一定时间准备,因此要从大雪就开始动手。吃羊肉或其他热性食物:南方虽然不像北方那样寒冷,但也会通过食用羊肉等热性食物来暖身进补,增强抵抗力。温州等地还有吃狗肉的习惯。腌肉:尽管不如北方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如南京,也有“大雪腌肉”的习俗,为过年做准备。家庭聚会:家人可能会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或者其它家常菜来温暖身体。红薯粥: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薯粥”的说法,意味着天冷不再串门,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那么1不等、2不补、3不缺、4不忘又是啥呢?
一不等:健康检查不等闲
“防患于未然”,此乃《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精髓。大雪时节,气温骤降,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易受寒冷影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易发。因此,定期体检,尤其是心血管、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检查,切不可等闲视之。如《本草纲目》所言:“预知疾病,必先查体。” 及早发现隐患,才能及时调理,让健康之树常青。
二不补:盲目进补不可取
民间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之说,但中老年人进补需谨慎。《千金方》提醒:“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意为药物进补虽好,但不如食物调养自然,而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盲目跟风进补,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身体负担。应根据个人体质,适量摄入温补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才是正道。
三不缺:保暖、运动、水分不可缺
大雪时节,保暖是首要。“寒从脚下起”,古语不虚,中老年人尤应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气入侵。同时,适量运动也不可或缺,如散步、太极拳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增强体质。《内经》有云:“动则不衰,静则灵。” 此外,冬季干燥,水分补充同样重要,保持体内水平衡,有助于新陈代谢,减少疾病发生。
四不忘:乐观心态、充足睡眠、亲友相聚、安全防护不忘
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良药。《菜根谭》有言:“心宽体胖,无忧则乐。” 中老年人应保持心情愉悦,笑口常开,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充足的睡眠则是恢复体力的关键,《养生主》强调:“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大雪时节,与亲朋好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也是温暖心灵的好方法。同时,注意安全,防滑防摔,确保家居环境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愿每位中老年朋友都能如古诗所云:“雪中送炭情更浓,晚年生活乐融融。”在冬日的暖阳下,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有福之人留下一句“好运” 你和家人此刻起好运翻倍,万事皆如意接财接福接旺运~喜欢作者,点个关注不迷路;喜欢文章,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希望大家顺风顺水事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