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慢性疾病风险“蹭蹭蹭”的涨,老年人该如何应对?一文全掌握

发布时间:2024-12-12 16:15  浏览量:3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许多慢性疾病容易在冬季诱发或加重。老年人作为这些疾病的高发人群,更应该了解相应预防知识,顺利健康过冬。

1. 高发原因

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及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同时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 主要表现

乏力、头晕、头痛、眩晕、肢体活动障碍、胸部不适、心悸、心绞痛、气短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3. 应对策略

▲ 气温骤降时,及时添衣,注意保暖。

▲ 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 生活规律,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 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 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

▲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以备发病时服用。

1. 高发原因

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黏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此外,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刺激呼吸道,可诱发或加重老慢支、慢阻肺的病情。

2. 主要表现

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反复发作,晨起或夜间明显,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

3. 应对策略

▲ 过敏体质或有哮喘病史者要远离过敏源。

▲ 注意保暖,出门时戴上口罩和围巾,以保持呼吸道温暖湿润;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宜太高,避免室内过于干燥。

▲ 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受力,但要避免高强度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

▲ 调整饮食,忌食生冷甜腻、辛辣厚味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 按时服药,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药、消炎药等;如症状加重,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1. 高发原因

在冷空气刺激下,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也相应减少,保护能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2. 主要表现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痒、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流行性感冒则起病急,同时伴有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而鼻塞、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 应对策略

▲ 注意保暖,随温度变化加减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的好习惯,减少出入人多、封闭的公共场所。

▲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及时就医。

1. 高发原因

下雪下雨天,导致路面湿滑,很容易摔倒,老年人一旦摔倒不仅容易发生骨折,还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严重者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2. 主要表现

疼痛、活动障碍、无法起身,或起身后感觉不适等。

3. 应对策略

▲ 在家中厕所、厨房、楼梯、过道等地方安装防滑扶手、小夜灯,给地板打防滑蜡,穿着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

▲ 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如果要出门,可以在口袋里放一张写有家人联系方式的纸条,以备发生意外时,路人或医护人员能及时联系上家人。

▲ 摔倒后别急着起身,如果感觉疼痛不适,及时求助路人或家人,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可以先缓慢移动到附近安全地点,并在之后的几天内持续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