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生3种反常现象,可能是 “老年黄斑” 降临的预兆,该护眼了
发布时间:2024-12-15 05:31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张建国是一名退休的中学历史老师,今年刚满68岁。
最近,他总觉得喉咙不舒服,反复肿痛了好几天。起初以为是天气干燥导致的上火,他喝了不少凉茶也没见好转,最终在家人的催促下去了医院。
医生给他做了全面体检,确诊他有慢性咽炎,同时发现了一个让他更加意外的问题——眼底黄斑区有退化迹象。
医生告诉他,他的视力问题并不是普通的老花眼,而是“老年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这种病主要影响黄斑区,也就是眼睛视网膜中央负责精细视觉的部位。
病情发展后,可能会导致中心视力模糊,甚至完全丧失。
张建国回忆起最近几个月来的一些异常,才恍然大悟。医生指出,“老年黄斑变性”其实在早期就有明显的预警信号,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引起重视。
第一种信号是视物变形。张建国最近在看书时,偶尔发现字迹会出现波浪状,但他以为是眼镜度数不够。
医生解释说,这是黄斑区功能受损的表现,因为黄斑区负责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并传递清晰的影像,当黄斑区细胞出现退化时,影像就会失真,导致物体看起来变形。
第二种信号是中心视力模糊。张建国有时觉得看东西中心部分不清楚,比如看电视时,人物脸部细节模糊,但旁边的背景却很清晰。
他以为是电视机出了问题,但实际上这是黄斑区受损导致的中心视力缺失。医生指出,这种现象非常典型,往往是老年黄斑变性的关键征兆。
第三种信号是色觉异常。张建国以前总能分辨出各种颜色的细微差别,但最近发现有些颜色看起来不那么鲜艳,甚至分不清近似的色调。
医生解释,这是黄斑区细胞退化导致的结果,尤其是感知红色和绿色的能力会先受到影响。
医生建议张建国尽快采取行动保护眼睛。他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三方面入手,延缓黄斑变性的进展。
他开始在阳光强烈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同时避免长时间在强光下直视。为了提高身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他还戒掉了抽烟的习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视网膜的氧化损伤。
首先是饮食,他需要摄入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比如菠菜、甘蓝和鸡蛋黄。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中和视网膜中的自由基,保护黄斑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医生还推荐他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比如三文鱼和沙丁鱼。
这类脂肪酸可以增强视网膜的抗炎能力,减少黄斑区退化的速度。同时,他还需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这些微量元素在预防眼底疾病方面同样有显著作用。
在生活习惯上,张建国被建议减少长时间用眼,尤其是避免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或使用电子设备。他开始有意识地给眼睛定时“放假”,每工作半小时就远眺十分钟,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他还购买了一副优质的防蓝光眼镜,用来过滤电子屏幕发出的有害光线。
医生特别提醒他,紫外线也是黄斑变性的诱因之一。
他开始在阳光强烈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同时避免长时间在强光下直视。为了提高身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他还戒掉了抽烟的习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视网膜的氧化损伤。
张建国的生活习惯调整后,视力问题虽然没有完全逆转,但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他的经历让身边的朋友警觉起来,大家开始关注眼底健康的重要性。
类似的病例并不少见。一位72岁的李大爷因为视物变形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湿性黄斑变性,幸好早期接受了抗VEGF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另一位65岁的陈阿姨则因为中心视力模糊被误以为是白内障,延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失去了大部分视力。
研究数据显示,老年黄斑变性是全球范围内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5%-20%存在黄斑区退化的风险,但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早期发现问题。
医生提醒,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是发现黄斑变性的关键。
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干预,大多数黄斑变性病例的进展可以显著减缓,甚至完全控制。
接下来的问题是: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现代医学中有哪些针对黄斑变性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对不同类型的黄斑变性效果如何?
现代医学对黄斑变性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抗VEGF注射、光动力疗法和视网膜手术等。其中,抗VEGF注射对湿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减少视网膜水肿。
而对于干性黄斑变性,光动力疗法和口服抗氧化剂可能有一定帮助。不同类型的黄斑变性需要结合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定期随访以评估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吴雪琴,连雪娥,庄碰霞.如何预防老年黄斑变性[N].中国食品报,2021-12-1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