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耳鸣的出现?耳科医生:可以从这3点入手

发布时间:2024-12-23 14:10  浏览量: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耳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却让无数中老年人深受其扰。

有人在安静的夜晚听到耳边嗡嗡作响,有人觉得耳朵里仿佛住着一只永不停歇的蝉,还有人甚至因为耳鸣而失眠、烦躁,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它却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往往暗示着听力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全身健康出现了问题。

在中老年人群中,耳鸣的发病率较高。这不仅与年龄增长带来的听力神经退化有关,还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性疾病以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预防耳鸣的出现并非无计可施,关键在于从日常生活中做好细节管理,远离可能诱发耳鸣的因素,尽量降低耳鸣的发生率。

耳鸣,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耳朵或头部产生的异响,而这些声音往往并不存在于外界环境中。

耳鸣的声音千奇百怪,有人听到嗡嗡声,有人听到铃声,还有人听到流水声或嘶嘶声。

但无论是哪种声音,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让人烦躁不安,难以忽视。

听力神经退化
年龄增长导致听力神经细胞的退化,这是中老年人耳鸣最常见的原因。

内耳的毛细胞对声音的感知变弱,导致大脑对声音信号的解读出现偏差,从而产生耳鸣现象。

慢性疾病的影响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耳鸣。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化疗药物等,可能对听神经或内耳毛细胞产生毒性,导致耳鸣。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抑郁或精神高度紧张,会导致耳鸣的发生或加重已有的耳鸣症状。噪音刺激
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中,或者突然受到巨大的噪声刺激,可能损伤听力系统,诱发耳鸣。

耳鸣的常见表现

耳内持续或间歇性出现嗡嗡声、嘶嘶声、铃声等异响。安静环境下症状更明显。部分人可能伴随头晕、耳闷感或听力下降。长期耳鸣可能引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绪抑郁。

预防耳鸣的关键在于保护听力、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身心健康。

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详细讲解如何有效预防耳鸣。

第一点:保护听力,远离噪音

很多人以为,耳鸣只是“自然老化”的一种表现,无法避免。

但事实上,听力的损伤很大程度上与外界的噪音刺激密切相关。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现代生活中,噪音无处不在:工地施工声、车辆鸣笛声、耳机里震耳欲聋的音乐声,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电视音量过大。

这些噪音都会对耳朵的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诱发耳鸣。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听力细胞的损伤风险将显著增加。

因此,尽量减少在嘈杂环境中待的时间,如果无法避免,应佩戴防噪耳塞进行保护。

2. 科学使用耳机

耳机,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备。

但耳机也是引发耳鸣的重要诱因之一。

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音量过大时,会对内耳毛细胞造成直接损伤。

使用耳机时,建议遵循“60-60法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3. 避免掏耳过度

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或掏耳工具清洁耳道,但频繁掏耳朵反而可能导致耳道受伤,甚至引发耳鸣。耳朵本身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无需频繁掏耳朵。

内耳是人体中血液循环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任何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的因素,都可能引发耳鸣。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引发耳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压过高会导致耳部微血管压力增加,影响内耳的供血,进而引发耳鸣。

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服药,是预防耳鸣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合理饮食

日常饮食对内耳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建议减少盐分的摄入,避免高油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菠菜、坚果等,有助于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

3. 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耳部微血管供血,预防耳鸣的发生。

耳鸣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还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很多耳鸣患者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耳鸣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1. 保持良好的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加重耳鸣症状。

建议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2. 学会放松

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缓解精神紧张,减轻耳鸣带来的心理负担。

3.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耳鸣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进行情绪调节,避免焦虑或抑郁加重耳鸣症状。

对于已经出现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如何判断耳鸣的严重程度,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很多中老年人在面对耳鸣时,常常选择忽视或自行处理,导致病情延误。

那么,哪些耳鸣症状是需要高度重视并尽早就医的?在就医时,又该如何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治疗?

[1]耿曼英.老人耳鸣,不妨变变“软环境”[J].家庭医学,2016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