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免费名头办贷款,中国移动“0元领手机”活动引发消费者投诉
发布时间:2024-12-23 17:04 浏览量:5
近期,有消费者曝光,中国移动的一项名为“0元领手机”的营销活动涉嫌欺诈。表面上看似福利,实则隐藏着诸多陷阱,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在参与活动后发现,所谓的“免费”手机背后隐藏着高额的分期付款和合约限制,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
据多位消费者反映,中国移动的业务员业务员声称,“0元领手机”的活动只需签订一定期限的套餐合约,即可免费领取手机,并且无需改变现有套餐。然而,当消费者真正参与活动后,才发现自己被诱导签订了高额分期付款合同。
例如,一位湖南用户的父亲在接到业务员电话后,被告知可以免费领取手机并升级家庭宽带,但实际操作中,原本139元的套餐被更换为199元的套餐,并且以免费送手机的名义给老人办理了36个月分期付款实名制购买额一台手机。在此过程中,业务员并未告知老人该合约具体条款,提前通知需要支付违约金等,已经涉嫌欺骗消费者。
类似的情况在广西也有所发生。
有移动用户表示自己母亲在营业厅办理手机卡时,被业务员告知可以免费领取手机,但最终却签订了三年的贷款合约,一台价值1000元左右的手机,共需还款1500元。
经济损失只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有的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贷款最终逾期,影响了个人征信。有用户反映,自己在2020年办理了中国移动手机卡,但业务员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免费领礼品的名义给自己办理了贷款,最近突然有网贷公司联系自己称有贷款逾期未还。移动客服将责任推给了贷款公司,该事件至今未能解决。
有律师指出,中国移动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而企业不得以虚假宣传或隐瞒重要信息的方式误导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贷款合同,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这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移动此次事件的背后是业绩压力的驱动。近年来,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和提速降费政策的实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营收增长面临挑战。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营收24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其中主营业务同比微增1.0%,其他业务同比下滑7.0%。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用户,而“0元领手机”活动正是其中一种尝试。
然而,这种营销手段虽然能短暂提升利润,却也引发了广泛的消费者投诉和法律纠纷。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