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亲身经历,谈一谈洗脑这个话题
发布时间:2024-12-26 17:30 浏览量:3
我一向很自信,对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卖保健品的讲座,持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我始终认为,一个身体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吃五谷杂粮清淡饮食,配有瓜果蔬菜蛋类,再掺杂少量鱼肉荤类食物,所需营养就足够了,不用再专门去吃什么保健品。
所以在不久前,当偶遇一对老年夫妇(退休医生),每年花上万元专喝某品牌奶粉时,就感到很吃惊,也十分不解。
这当然不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对于普通退休的老年夫妇(不是富人),如果已有住房,子女也不需经济上帮衬,俩人加一起月近七八千或万元退休金,基本是用在如下方面:
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的饭量已锐减,对名目繁多的食类已不感兴趣。即便放开量吃,俩人月均两千元已足够,只占退休金的百分之二十。
老年人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经常买新衣服和更新家具用品。
就算偶尔增添,月均消费也只能占退休金的百分之五。
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不可能再买代步车。
近处是散步,远一点就坐车(城里的公交和公园还是免费)。
即便出外旅游,也是跟团或散游,消费退休金的百分之五就足够了。
这是个大头,可以说是无尽无休。即便你有百万存款,按现在的医疗费用,一旦得了大病,照样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得大病这个事可以排除在花销之外。所需的,无非是小病小手术和平时吃药,花费月均退休金的百分之十,也就差不多了。
以上四个项目的消费算下来,只占了退休金的百分之四十,撑破天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当然这不包括特殊个例,比如一年到头不停地周游列国,把退休金花得一分不剩,这绝对属于少数。
作为普通大众,在花销上虽然各有差异,但千差万差,剩余的还是大头。
那么,剩下的这个大头应该怎么花呢,这就涉及到偏好不同。
有人喜欢都存下来,留作应急。这当然很正常。
但话又说回来,事情到了最后,假如这个应急没等派到用场就驾鹤西归了,怎么办?
这可不是乌鸦嘴,因为天老爷即便再不正经,在这件事上还是公平的——谁都逃不过那一天。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留给儿女呗——这当然也可以,而且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就是这么做的。
比如我的父母,把省吃俭用一生攒下的几个钱儿都留给了儿孙。每想到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那几个钱,联想到他们一辈子吃的苦遭的罪,心里就总会像刀割一般难受。
于是问题来了:
父母那样做,真的就合情合理吗?
作为他们的儿孙,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坦然自若地接受这个现实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退休金剩下来的部分,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显然是个值得商榷的严肃问题。
我认为,
这个钱不应该,也不适宜都留给儿孙。而应该适当地,给自己已经屈指可数的日子再增添一点内容。
这个内容很复杂,或许有千万种说法。但首选的是应该再增强一点体质,提高一点免疫力,力争少得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健康是1,其它都是零。
能延长寿命当然更好,即便不能延长寿命,起码也能少得病,少给儿女增加负担。也等于间接地为社会作了贡献。
说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就不能不说一句相关的话:
相对于内地优越的生活环境,西藏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但疫情期间西藏却无一死亡。这显然与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直接关系。
说实话,这个认知不是我发明的,而是被路遇的那对喝品牌奶粉的老年夫妇撺掇着,去听了讲座才知道的。
请注意,是品牌奶粉,不是市场上那些真假难辩的杂牌子。为避广告之嫌,品牌的名字就不说了。
很显然,
我是被洗脑了。
至于这个脑被洗得是否准确妥当,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