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帕金森,这些要命的病,全球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4-12-31 18:53  浏览量:4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 60 岁以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了18%。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各种老年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其中包含了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奥秘,以及各国为应对此类疾病所采取的举措。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痴呆患者数量高达约1500万,而帕金森患者总数也已超过300万。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堪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代表,那么究竟什么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呢?

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它是由大脑内神经元的结构或功能逐渐受损、丧失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在此过程中,神经所发生的改变被称为神经退变,这种神经元的损伤最终可能致使部分脑细胞走向死亡。

阿尔茨海默症 病变大脑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初期隐匿性极强,不易察觉。

患者起初会有记忆力衰退症状,难以牢记近期之事。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语言表达障碍、迷路、情绪大幅波动以及各种行为异常等问题会相继浮现,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帕金森病则主要累及运动系统,早期表现为手脚震颤、四肢僵硬、行动迟缓、行走艰难等,发展至中期,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会接踵而至,到了晚期,痴呆症状也可能随之出现。

再看帕金森病的患病机理,其主要病因是大脑中被称为黑质的区域出现神经元死亡,从而引发一系列运动障碍问题。简单而言,当黑质中的神经元受损死亡后,大脑无法准确接收运动信号,使得患者出现行走不稳、肢体颤抖等运动障碍症状。

目前,我们对这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认知尚显不足。

主流观点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致病机理颇为复杂。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该疾病的发生源于大脑皮层及某些皮质下结构中的神经元和突触出现丢失、损伤乃至死亡的情况,进而致使大脑中颞叶、顶叶以及部分额叶发生严重萎缩。

其病理学特征主要体现为脑部存在淀粉样斑块以及神经元纤维缠结,这两者也被视作阿尔茨海默症的标志性病变,当前主流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也多基于这些神经毒蛋白展开。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原理

上述提及的老年痴呆和帕金森这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当下的神经领域中属于较为严重的退行性疾病类型。

鉴于大脑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复杂性,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员都在竭尽全力地深入探究大脑的奥秘,全力寻找攻克脑部疾病的有效方法。唯有对大脑的运作机制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为各类大脑疾病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有力的推动。

欧洲、美国、日本与我国均已先后启动大脑研究项目,意在深入剖析大脑运作机制,系统研究脑部各类疾病。2013年4月,美国率先开启“大脑计划”。此计划最初受人类脑计划启发,旨在探索大脑工作原理、绘制脑活动图谱,最终期望开发出大脑疾病的创新疗法。

近年来,我国同样对脑科学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相关筹备工作自2013年起便已悄然启动。

历经酝酿与筹备,2021年10月,我国的 “脑计划”—— 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正式扬帆起航

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

这一计划与2015年中国科学家提出的 “一体两翼” 的脑计划部署规划高度契合。

未来五年,我国将投入五十亿人民币推动中国脑计划发展,其整体规模有望达百亿之巨,从而与美国脑计划并驾齐驱。

我国“一体两翼” 的脑计划

无论是美国的 “大脑计划”,还是中国的 “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 计划,其最终目标都是深入了解大脑奥秘,探索脑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我们满怀期待,盼望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投身于这一伟大的科研征程,让人类早日揭开大脑的神秘面纱,彻底摆脱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阴霾,拥抱健康美好的未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