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数量激增,如何摆脱“高压”时刻
发布时间:2025-01-04 08:06 浏览量:3
研究表明,冬季人体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0到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5到6毫米汞柱;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约上升1毫米汞柱,舒张压约上升0.5毫米汞柱。入冬以来,门诊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数量激增。
如果将全身血管比作一条河,长期高血压仿佛让“河流变湍急”,这条道上连接的器官,都有可能“被冲垮”。掌控人生压力值,即是对未来的健康负责。
问一:长期高血压会有哪些后果
正常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血压升高,血液大力冲击血管壁,为了保持稳定,血管壁会变得厚实,血管管腔相应就会变窄。血管越窄,血压就越高;血压越高,血管壁就越容易受损,进而导致各种严重后果。
心脏对于血压变化十分“敏感”:当血压升高,血管压力变大,作为泵血中枢的心脏,最先也最直接受到这波高压冲击,为了身体正常运转,它需要顶着压力泵血,长此以往,心脏自然也成了易被高血压损害的器官。
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如休息或活动时乏力疲惫、夜间呼吸不畅且难以入睡、胸闷气喘、脚及踝部水肿、咳泡沫痰、食欲不振但腹部饱胀等,可能是心脏在“呼救”,需尽快去医院检查确认。
当然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也会受高血压威胁,在“汹涌又猛烈的血流”冲击下,可能导致脑梗、慢性肾病等。
问二:高血压是否会玩“躲猫猫”
人过了35岁就应该关注血压,偶尔一次在医院测量的血压并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环境、年龄、饮食等因素都会对血压造成影响。
有一部分人群患有“白大衣高血压”,即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值≥140/90毫米汞柱。但一回到家,没有医护在场时测量的血压就正常了。这是由于见到穿白大衣的医生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多,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
如果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在家自测血压值<135/85毫米汞柱或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毫米汞柱,就可能是“白大衣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只需调整情绪、防止紧张,并定期监测血压即可。
另一种隐匿性高血压则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反。隐匿性高血压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时数值正常,但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发现特定时段血压异常,如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等。在偶测血压正常的人群中可能存在6.7%至20.0%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这类高血压不易被发现,常到并发症症状出现才得到确诊。高龄、压力大、吸烟酗酒、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问三:老年高血压有何特殊性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增高多见、脉压增加明显(即脉压多40毫米汞柱,最高可达60至100毫米汞柱);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血压昼夜异常明显增加;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继发性高血压易漏诊。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毫米汞柱,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90毫米汞柱;对于收缩压在140至149毫米汞柱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等临床表现。
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强调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避免过快、过度降低血压。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种类,逐步使血压达标。
此外,老年人血压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存在夏季血压低、冬季血压高的特点,需监测血压变化并及时调整降压药物。
问四:得了高血压还能喝酒吗
对于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叮嘱“别喝酒”。有人会疑惑,喝酒能扩血管、降血压,为什么不能喝?
在全球不同地区开展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都得到同样结果,饮酒量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存在正线性关系和因果关系,大量饮酒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胰岛素(或胰岛素抵抗)、皮质醇,抑制血管舒张物质(如一氧化氮)的合成,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喝酒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概率。
大量饮酒除了会影响血压外,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患者在治疗中会因大量饮酒而使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缩小。喝酒还会对多种降压药与心脏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如果是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大量喝酒后可以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突发心脑血管意外危险。
有研究认为,少量饮酒对血压有保护作用,可扩张外周血管,具有轻微降压作用。但更多专家认为,每个人对酒精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受遗传、环境、社会心理因素、体质指数等多种因素影响,落到每个人身上的“少量”很难衡量,因此,少量饮酒对血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