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是“收日”,提醒中老年人:1不空、2不清、3不存、4不去
发布时间:2025-01-05 07:00 浏览量:3
2025年1月5日小寒,恰逢“收日”。
在传统黄历中,“收日” 是十二值日之一。这十二值日依次是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它们以固定的顺序循环往复。干支纪日是由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60 组干支循环使用来纪日。十二值日也是循环往复的,其循环周期为 12 天。具体的循环周期是从 “建日” 开始,以干支纪日为基础,每 12 天一个循环。例如,如果某一天是 “建日”,往后数 12 天就会再次出现 “建日”,“收日” 也是按照这个循环规律在干支纪日中出现。“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当这寒冬腊月里最寒冷的节气 —— 小寒即将来临,
我们需格外关注养生之道。在古人的观念里,小寒虽寒,却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民间流传着一些有趣的说法,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应牢记 “1 不空、2 不清、3 不存、4 不去”,以安然度过寒冬。
1 不空:腹内不空,饮食有节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告诉我们,这个时节确实是一个适合进补、蓄积能量以待来年的好时机。
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往往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忙得顾不上吃饭,腹内空空;要么一到进补时节就大肆进补,忽略了适度原则。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所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这告诉我们,冬天是人体阳气内藏、养精蓄锐的时候,既要避免寒邪的侵扰,也要注重饮食的均衡与节制。
中老年人在小寒这天,更是要切记腹内不可空空,但也不能暴饮暴食,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应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小米粥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又能温暖脾胃,是冬季进补的佳品。想
现代的一些年轻人却常常为了追求时尚而过度节食,或者贪图一时之快而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
殊不知,这样做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问题。“脾胃为后天之本”,一旦受损,百病丛生。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遵循“腹内不空,饮食有节”的原则,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变化来合理安排饮食。
2 不清:头脑不清,睡眠充足
头脑不清,往往源于睡眠的不足,即便在中老年人生活节奏相对舒缓的现代社会,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强调了睡眠对于身体恢复的无可替代性。
《黄帝内经》所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意在指导人们顺应阴阳变化,合理安排作息。
充足的睡眠,如同春雨般滋润着身心,让身体各器官得以休憩,头脑也因此而清明。
小寒之际,寒风凛冽,万物收藏,人体的新陈代谢亦随之放缓。
此时,中老年人更应遵循自然法则,做到早睡晚起,确保每日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蓄积生命的能量。
然而,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诱惑无处不在,不少人在寒冷的冬夜仍沉迷于电视剧情、手机游戏之中,不知不觉间剥夺了宝贵的睡眠时间。
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内或许能带来片刻的欢愉,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甚至可能埋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
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中老年人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改以阅读纸质书籍或聆听轻柔音乐来放松心情。
正如《睡眠的革命》一书所述,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通往健康生活的金钥匙。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不仅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还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生命之树常青。
3 不存:心中不存,烦恼自消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这句古训,在中老年群体中尤为流传。
小寒时节,银装素裹,万物沉睡,中老年人更应学会放下心中的烦恼与忧虑,让心情舒畅如春日暖阳。
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犹如冬日里刺骨的寒风,无孔不入,让人心情沉重,精神压抑。
此时,不妨借鉴古人的豁达心境。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豁达,至今仍令人动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正是现代人面对生活压力时所需的良药。
现代心理学家也常说:“心态决定命运。”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是抵御生活风雨的最佳盾牌。
而今人亦不乏此类智慧,如现代作家林清玄所言:“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他鼓励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中老年人可尝试每日冥想、瑜伽或散步,让心灵得以放松,烦恼自然随风而散。
建议:
每日抽出半小时进行冥想或瑜伽,让心灵回归平静;每周参加一次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分享快乐;每月阅读一本古典文学或现代心理学书籍,汲取智慧与力量。如此,心中不存烦恼,身体自然康健,生活亦将更加美好。
4 不去:寒邪不去,保暖到位
《遵生八笺》有云:“万物伏藏,去冻就温”,道出了小寒时节天地间的养生真谛。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此节气更是保暖防寒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寒邪便会趁机而入,损害身体健康。正如现代人常说的“风度诚可贵,温度价更高”,保暖才是硬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羽绒服,将自己包裹得像冬日里的一朵棉花糖,还要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部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阳气之门户”,稍有不慎,阳气便会外泄,导致身体受寒。
民间有句俗语:“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因此,保暖不仅要注重整体,更要关注细节。
选择一双保暖性能好的棉鞋,穿上厚厚的袜子,让双脚远离寒冷,是抵御寒邪的重要一环。同时,颈部作为连接头部与身体的桥梁,也需倍加呵护。
一条柔软的围巾,不仅能增添时尚感,更能为颈部提供温暖的守护。
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为了追求一时的时尚而忽略了保暖的重要性。
有些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风度”,在寒冷的天气里穿着单薄的衣服外出,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一时潇洒,却会付出健康的代价。
因此,我们建议中老年人在小寒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暖,不仅要穿上足够的衣物,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红枣、生姜、桂圆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阳气。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如此,方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迎接春天的到来。
2025 年的小寒,中老年人只要牢记 “1 不空、2 不清、3 不存、4 不去”,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养生保健,就一定能够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节气,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