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只有老年人会得?白内障等“熟了”再摘?这些误区不要信了

发布时间:2025-01-06 17:47  浏览量:2

“医生,我的白内障‘熟’了吗?是不是还得再等等?”

“白内障?那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年轻人和我可没关系吧!”

“白内障手术做完了,是不是以后就再也不用管了?”

每次门诊,当提起白内障时,都会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问题。

对于许多人来说,白内障似乎是一种“遥远的威胁”,一种“老年人的专属疾病”。

然而,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来个简单的比喻:白内障就像你眼睛里的镜头(晶状体)被“蒙尘”了。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像一块干净的玻璃,能让光线顺畅通过并在视网膜上聚焦,生成清晰的影像。

但当晶状体因老化或其他因素变得浑浊时,光线的通过受阻,视力也随之下降。

就像窗户上布满了水雾,无论你怎么擦眼睛,世界还是一片模糊。

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导致视力下降乃至失明的首要原因之一。

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手术,这种“雾霾”可以被彻底清除,让视力重见光明。

说到白内障,大多数人会联想到“老年人”。

的确,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叫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极高。

据统计,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80%,90岁以上则高达90%,但这并不意味着白内障只青睐老年人。

遗传或先天因素:部分婴幼儿在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这通常与基因突变或母亲孕期感染等因素有关。

外伤或药物影响:眼部外伤可能导致晶状体损伤,进而引发外伤性白内障。

一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也可能诱发晶状体混浊。

代谢或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加速白内障的发生。

例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白内障发病率显著升高,且病情进展更快。

生活方式与用眼习惯:现代年轻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加上强光暴露(如阳光紫外线照射),使晶状体受到更多刺激,加速其退化。

随着不良用眼习惯的增加,白内障发病年龄逐渐提前,有研究表明,有些人刚过40岁就开始出现早期晶状体浑浊的症状。

所以,白内障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年轻人同样需要提高警惕。

几十年前,“白内障熟透才能做手术”这个说法广为流传,而现在,这已经是一个落伍的观念。

过去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如囊外摘除术)需要将混浊的晶状体整体取出。

这种手术对晶状体的硬度有要求,越“成熟”的白内障越容易完整取出。

因此,在技术受限的年代,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等到晶状体完全浑浊后再进行手术。

如今,超声乳化技术和飞秒激光技术已经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主流。

这种技术通过微小的切口将晶状体乳化吸除,然后植入人工晶体。

整个过程微创、安全、恢复快。

只要白内障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手术就可以安排,完全不必等到“熟透”。

拖延手术不仅会让患者长期忍受视力下降带来的不便,还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并发症:过熟的白内障可能诱发青光眼、眼内炎症等严重问题,甚至导致永久失明。

手术难度增加:随着晶状体硬度增加,手术需要更高能量的超声乳化,可能对眼组织造成更多损伤。

生活质量下降:视力不好容易导致老年人摔倒、意外伤害等风险。

所以,现代医学的共识是:白内障手术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不久询问:“医生,我的白内障手术不是做完了吗?为什么视力又模糊了?”

这其实可能是后发性白内障的表现。

后发性白内障并不是白内障的“复发”。

手术时,医生会保留晶状体的后囊膜以支撑人工晶体,但后囊膜上的残留细胞可能在术后增生,导致后囊膜变得混浊,这就被称为后发性白内障。

幸运的是,这种问题的解决非常简单。

通过YAG激光技术,医生可以迅速清除后囊膜的混浊部分,恢复视力。

这种激光治疗无创、快捷,术后无需住院,恢复非常快。

所以,如果术后视力下降,不用惊慌,及时复查即可。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

看东西模糊,像隔着一层雾。

对光线变得敏感(畏光)或出现光晕现象。

夜间视力变差,尤其在开车时感觉困难。

单眼复视,看到重影。

色觉变化,色彩变得暗淡。

关于白内障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白内障可以不治,等看不见再治?

事实是,等白内障“熟透”不仅增加手术风险,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误区二:白内障术后会复发?

后发性白内障不是复发,而是术后常见的可控并发症。

误区三:年纪大了手术风险高?

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年龄几乎没有限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哪怕百岁老人也可以安全手术。

避免紫外线伤害:出门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或帽子。

注意用眼卫生: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适当让眼睛休息。

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要稳定血糖、血压。

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深绿色蔬菜等。

定期体检: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白内障虽然是常见病,但它并不可怕。

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关注眼健康,纠正错误观念,早发现、早治疗。

眼睛是我们的“心灵之窗”,保护好它,才能继续感受生活的美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