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十大养生穴位
发布时间:2025-01-16 00:52 浏览量:10
头部
• 百会穴:位于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具有益气升阳、提神醒脑、镇静安神的功效,可主治中风、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操作方法为手掌或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上肢部
• 养老穴: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能舒筋通络、聪耳明目,是调治老年疾病的要穴,主治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肩臂酸痛、急性腰扭伤等。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每次3-5分钟,每日2次。
•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宽胸解郁、宁心安神、和胃止呕、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等心胸胃疾病。操作时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每次3-5分钟,每日2次。
腹部
•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可补肾培元、温阳固脱,具有延年益寿之功,主治小便不利、尿频、遗精、子宫脱垂、腹泻等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患。操作方法有揉腹,每次3-5分钟,每日2次;艾灸,每次15分钟,每周2次。
•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下1.5寸处。有补气健脾、温阳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积极作用,还可缓解腹胀、腹泻、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状。可采用按揉或艾灸的方式进行刺激,按揉时每次3-5分钟,每日2次;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周2次。
背腰部
• 肾俞穴: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能温补元阳、益肾强腰,主治腰酸腰痛、耳鸣耳聋、遗尿、阳痿、记忆力下降等。操作时可用拇指按揉或掌心搓热后推3-5分钟,每日2次。
•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温肾阳、益下元的作用,对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等肾阳虚症状有改善效果。可采用按揉或艾灸的方式刺激,按揉每次3-5分钟,每日2次;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周2次。
•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是调理脾胃、扶助正气、疏经通络的强壮保健第一要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以及乏力等虚劳诸证。操作方法有拇指按揉3-5分钟,每日2次;艾灸15分钟/次,每周2次。
•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有活血调经、健脾益气、培补肝肾的功效,主治腹胀腹泻、小便不利、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可用拇指按揉3-5分钟,每日2次;艾灸10-15分钟/次,每周2次。
• 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能滋阴降火、培元补肾,主治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腰酸腰痛、足跟痛、小便不利等。操作时用拇指点压或按揉3-5分钟,每日2次。
• 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起点,常按摩此穴可以滋阴补肾、安神定志,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每晚睡前净足后,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每次50~1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