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 五运六气与天地日月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1-20 11:00  浏览量:12

主讲人:老膺荣

中医内科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主任,名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广州市老年大学、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医疗保健系教授,全国第四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

文字版 | 五运六气与天地日月的关系

五运六气的这种理论,或者说它后面反映的这样一种周期性的这样一种气,对于万物的影响,它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比如说气候上的、物候上的、水文的,乃至于人的病相。那么当然在中医来说,最关注的就是病相了。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说这人是阴虚火旺或者是阳虚、寒盛,或者他这个人是寒热错杂,什么上寒下热,外寒内热,甚至于是所谓的脾虚还是肾虚,肝旺还是肺弱,各种的这样一些结论,实际上都可以从五运六气的理论当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那么以前的话,如果说是我们传统农耕的这样一个时代的话,不像现在这种大棚耕种无土去培育的话,那么受到这种自然气候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那么这个学问就显得尤为重要。《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那么“天地之气”可以解读为阴阳之气。四时其实是“常”,常态化的这样一种春夏秋冬。当然从五运六气这个角度去看了,实际上它有常也有变。那么其实规律是“变”还是“常”,就是说看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那么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规律?我的理解就是,古人是通过以人在地上这个视角,去观察这个地球与其他星体的相对的这种空间改变,这种的规律所产生的一套科学观察的一种结果,在这个结果之上,然后再凝练出来的。或者我们叫发现这种规律,因为它不能被创造,它只能被发现。但还是基于这个运动的这样一种变化,如果没有空间的这种变化支撑,是不会发生时间的,不会产生时间的。

比如说,我们以前怎么去记录时间观测时间,什么日出跟日落,不就是地球跟太阳的运动吗?就是地球的自转,对吧?那么一年四季,那是地球围着太阳的公转,它没有空间,也就不可能有时间了,没有这种运动的这种周期的变化,也就是不同的空间的状态产生的这种这种力的,或者是影响的,这种总结与对比,也就不可能会发现当中的规律了。

当然古人或者说我们在五运六气中看到的这种,他在描述气候、物候、病候的时候,往往说这是对应的哪个星?金、木、水、火、土,或者说木、火、土、金、水星,可能是某两种运,对应的是某两颗星,那是当时的观察结果,的确是这样的。

我理解就是这个相对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因为可能星球之间的距离不一样,这个角度不一样。但你可以提到什么?黄道、赤道,各种天文学的,你讲得最浅白最简单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冬天,那怎么产生冬天,夏天在广州而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去往来,我们看到就是这样的,它就是在南北往来的这样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它是反映出季节的,那么它的力量,太阳给我们最直接的是热量,它的热力,在这里产生了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了。

其它的,古人认为的最重要的是五行,那么同样它也会有相应的一些力量在产生周期性的变化。那么因为五运六气的周期不一样,一个是天干,一个是十二地支,一个是六年,一个是十年,那么它这多种的周期叠加在一起,它就会发生更复杂的这种变化,产生更多具体的结果。

《纪录中医》版权声明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