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保健品真相可怕,很多老年人上当了

发布时间:2024-01-19 08:00  浏览量:14

如今,保健品市场异常火爆,尤其吸引了不少老年人。他们往往认为保健品是保持健康的秘诀,却不知其中暗藏不少陷阱。最近,一位粉丝的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焦急地描述了奶奶沉迷于购买保健品的情景:每个月退休金的一半都花在了各种所谓的“神药”上,家人劝说无果,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从这简短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她的无奈和担忧。 这位奶奶平时生活节俭,但在保健品上却格外大方。她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需要靠保健品维持健康。每次看到广告宣传某种保健品对身体有好处,就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家人们多次提醒她,很多保健品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甚至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但奶奶总觉得家人不理解她,是在阻止她追求健康。 其实,像这位奶奶的情况并不罕见。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通过夸张的宣传手段,让不少老人上当受骗。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要了解保健品的本质:它只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并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以下几种常见的虚假宣传一定要警惕: 1. **迅速起效**:药物都需要时间才能见效,更别说保健品了。如果一款产品宣称服用后效果立竿见影,很可能是心理作用或非法添加了药物成分。长期服用这些成分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 2. **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纯天然并不等于安全有效。中药虽然成分天然,但也讲究用量和配伍,不当使用可能会伤害身体。盲目相信纯天然保健品,反而可能引发肝肾损伤。 3. **可治多种疾病**:保健品只能调节机体功能,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药品治疗疾病。声称能治多种疾病的保健品,往往是夸大其词。 4. **能治愈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至今尚未被完全攻克,科学医疗也只能控制病情发展。任何宣称能治愈这些疾病的保健品,都是误导。 如何区分药品和保健品?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批号和是否有“蓝帽子”标识。正规药品都有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 + 字母 + 数字;保健品则为“国食健字 G/J + 年份代码 + 顺序号”。包装上有“蓝帽子”标识的才是正规保健食品。 还有一些高价保健品,实际效果远不如宣传所说。比如鱼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吸收率低,营养价值甚至不如普通鱼类。燕窝、冬虫夏草、蜂王浆等也存在类似问题,价格昂贵但效果有限。 想要真正健康,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些日常习惯比任何保健品都重要。与其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保健品,不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希望每位老人都能认清保健品的本质,用科学的方法呵护自己的健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