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04 10:18  浏览量:11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我们要怎么做?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这对咱们的长辈们特别重要。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老人会遇到各种心理挑战。像孤独感,不少老人因为子女忙碌、社交圈子变小,常常一个人待着,心里空落落的。还有对死亡的恐惧,想到生命逐渐走向尽头,难免会担忧。抑郁情绪也比较常见,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记忆力减退和情绪问题,是老年人最常出现的两大心理难题。

先来说说记忆力减退。好多老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差!”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大多数时候,老人的记忆力减退属于良性健忘,别人稍微提醒一下,他们就能想起来。不过,如果老人怎么都回忆不起来,还特别坚持自己错误的记忆,这可能就意味着认知功能出了问题。在医学上,我们通常从即刻记忆、近记忆和远期记忆这几个方面来初步判断。

即刻记忆,就是短时间内记住少量信息并能马上回忆起来的能力。测试时,医生会以每秒一个字的速度说几个数字,让老人跟着重复,数字从少到多。一般人平均能记住7-8个数字,老年人如果差1-2个还正常,要是差得太多,那就要注意了。近记忆指的是记住新信息的能力。我们会给老人一些他们之前不知道的信息,比如几个不相关的字词,像“苹果、火车、雨伞、书本”,让他们重复几遍,然后过5-10分钟,再让他们回忆。正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人能说出3个左右,要是一个都答不上来,就可能存在近记忆障碍。远期记忆则是回忆过去信息的能力,像上学、结婚、工作的年龄,过去发生的大事等,通过这些简单询问,家属就能初步了解老人的记忆力状况。

再谈谈情绪问题。老年人面临着退休、身体疾病、社交圈子变化等诸多情况,这些因素单独或者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老人产生负面情绪。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变得孤僻、固执,内分泌也会有变化,这些都可能引发情绪方面的疾病,像抑郁、焦虑、失眠等。老人可能会心烦意乱、没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吃饭、睡觉这些基本的事都觉得困难,还会回避社交。更严重的,有的老人会觉得自己没用,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但很多老人意识不到自己有情绪问题,总是把这些归结为身体疾病,跟家人、医生说身体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

如果发现老人有这些症状,家属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仔细观察。症状严重的,必须赶紧送医,进行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而且,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能随便停药。

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多陪陪家里的老人,多和他们聊聊天,及时发现问题,让老人们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