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与午睡有关?再三提醒:所有中老年人,牢记午睡这“四不要”
发布时间:2025-02-04 16:26 浏览量:2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午睡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奢侈,能够暂时缓解白天的疲劳,也有人因为日常作息不规律,甚至把午睡当作一种必要的习惯。
特别是对于那些年纪稍长、身体状况逐渐下降的中老年人来说,午睡是否真的那么无害?甚至,午睡是否会和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心力衰竭,产生某种微妙的联系呢?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医生,我经常接触到很多中老年人,他们的午睡时间看似很短,然而其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细节。
安静、温暖的环境固然能帮助我们进入更深的睡眠状态,但如果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反而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特别是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环境不仅不利于心脏的恢复,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以我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很多心力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在他们住院期间,午睡时的环境往往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足,都会导致心脏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事实上,它和我们体内的一些重要生理机制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已经存在一定心脏问题的情况下,不正确的午睡方式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后果。
有很多人总认为,午睡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影响不会那么大,但事实上,午睡的质量和方式,关系到身体的每个细胞,甚至会对我们最重要的器官——心脏产生长期的影响。
很多人习惯于吃完午餐后,便倒头就睡,认为这样能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或者让自己尽快恢复体力,实际上,这种做法对于心脏来说,可能是一个隐形的负担。
此时若即刻躺下休息,重力会使胃肠区域血液循环受阻,大部分血液将集中于心脏和大脑,如此一来,心脏便要额外承受更高压力以维持血液流动。
对于那些本身就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饭后立刻睡觉会让心脏压力更大,长期这样很容易让心脏超负荷运转,甚至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衰。
我之前遇到过不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类慢性病的患者,发现这里面挺多人有吃完饭马上午睡的习惯。
结果呢,几个月后,这些患者的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因为心脏负担加重,变得越来越严重,我问起他们的生活习惯时,很多人压根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通过调整饭后至少半小时再入睡,患者的心脏负担逐渐减轻,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很多人喜欢在午睡时找个安静、温暖的地方,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入睡,事实上,过于安静和闷热的环境,对于中老年人的心脏健康可能带来不小的危害。
人老了,血管弹性差,体温调节功能也相对较弱,如果环境过热,身体难以散热,心脏就得加倍工作,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血液循环。
曾接待过一位常年在家里用空调高温环境下睡觉的患者,虽然天气炎热,她却习惯将空调调得非常低温,并且午睡时常常躺在床上不动,室内也不通风。
后来,我们让她调整睡眠环境,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并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几个月后她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
事实上,睡眠环境对心脏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是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时,心脏会一直处于一个较高负荷状态,长期这样下去,心脏健康问题也会逐渐暴露出来。
在许多中老年人看来,午睡时长直接决定了是否能恢复充沛的体力,因此他们倾向于午睡时间较长。
理论上,午睡的目的是帮助身体在白天休息和恢复能量,而过长时间的午睡会导致体内生物钟的紊乱,尤其是对于心脏来说。
曾经接诊过一位年约七十的男性患者,他常年午睡两到三个小时以上。起初他并没有察觉到这个习惯的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出现了心衰的症状:如夜间频繁起夜、胸闷、气短等。
通过详细的检查和生活习惯调查,我们发现他午睡的时间过长,导致心脏在休息过程中无法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和血液循环。
许多人午睡时,姿势颇为随意,趴在床榻或沙发上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些不恰当的睡姿会导致身体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血液回流,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心脏负担的加重,尤其是已经存在心脏问题的中老年人,睡姿不当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心衰的风险。
曾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平时午睡时习惯侧身或趴着睡,结果逐渐出现了气短、胸闷等症状。
经过她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她的午睡姿势不仅不舒适,还让胸部受到压迫,造成心脏供血不畅,改为仰卧睡姿后,她的症状明显减轻,心脏负担也有所减轻。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最合适的午睡姿势是仰卧,保持全身放松,并避免直接压迫到胸部的任何姿势,这样能够确保心脏获得充分的休息与恢复。
午睡虽然是中老年人恢复体力、缓解疲劳的好方法,但并不是随便睡就能健康受益的,错误的午睡习惯可能会对心脏造成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心脏本身就存在问题的群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心衰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于秀婵.慢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改善效果分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