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姿能养病!教您如何睡好预防老年慢性疾病,告诉更多人!
发布时间:2025-02-06 14:22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可别小看这件事,睡觉不是简单的“关机”休息,而是身体的一场“大扫除”。
脑子里的垃圾要清理,器官要修复,免疫系统要加固,血管要保养。睡不好,等于让身体的“维修工”加班加点都干不完活,久而久之,健康就亮起了红灯。
有人说“睡觉哪有那么多讲究,躺下就睡呗”,可事实是,睡姿不对,病就找上门。尤其是老年人,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慢性病的发展。
门诊里,老张是个熟面孔,六十出头,退休后血压高得像坐了过山车,时好时坏。最要命的是,最近他总是半夜被憋醒,胸口闷得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
检查一圈,心脏、肺没大毛病,血压也算控制得过得去。问题出在哪里呢?仔细一问,才知道他常年趴着睡,脖子歪着,胸口压着,呼吸道也被挤得不通畅,睡觉时氧气供不上,血压就跟着折腾。睡姿不对,等于用错误的方式折腾自己,难怪病痛缠身。
睡觉姿势不当,真的会影响健康吗?当然。医学研究早就证实,不同的睡姿会影响血液循环、呼吸质量、脊椎健康,甚至胃肠道功能。
随便一个姿势睡几十年,身体可受不了,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器官功能就在走下坡路,如果睡姿再添乱,慢性病更容易找上门。
错误睡姿,正在“催熟”慢性病
喜欢趴着睡的人不少,尤其是年轻时候就习惯这样的人,年纪大了还改不了。但趴着睡最大的问题,就是压迫胸口,心脏和肺都受影响。
肺部不能充分扩张,呼吸变浅,血氧含量下降,心脏要更卖力地工作,长此以往,心血管系统压力增大,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基础病的老年人,趴着睡,无异于给心脏增加负担。
仰卧睡看似最放松,但对一些人来说,这简直是慢性折磨。尤其是有呼吸道问题、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仰卧睡时,舌头容易向后塌陷,堵住气道,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短暂窒息。
氧气供应不稳定,血压忽高忽低,心脏和大脑都在“缺氧模式”下苦苦支撑。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精神不振,长此以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直线上升。
有些人习惯抱着膝盖蜷缩成一团睡觉,像个虾米一样。这种姿势看似舒服,但对脊椎和血液循环极为不利。长期蜷缩睡会导致脊椎变形、关节受压、血液循环变差,尤其是有骨关节病的老年人,早晨醒来时腰酸背痛,关节僵硬,活动起来像个生锈的机器。
正确睡姿,让身体“自我修复”
最推荐的睡姿,左侧卧。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胃和心脏都偏左,左侧卧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风险,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的人尤其适合。同时,心脏的供血也更顺畅,血液循环更流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侧卧是最佳选择。
如果左侧卧不舒服,右侧卧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有心衰的人来说,右侧卧可以减少心脏压力,让心脏工作更轻松。但胃不好的人要慎重,右侧卧容易让胃酸反流,加重胃病。
有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可以适当垫高头部,让呼吸更顺畅,减少夜间憋醒的风险。枕头高度要适中,以头、颈、肩自然放松为准,太高太低都不行。
没有绝对完美的睡姿,最重要的是让身体自然舒展,夜间适当翻身,避免长时间同一个姿势。老年人可以选择稍微硬一点的床垫,给脊椎更多支撑,同时不要枕太高的枕头,以免颈椎受压。
1. 规律作息,固定睡眠时间
睡眠不是想补就能补的,生物钟一乱,身体就会“罢工”。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律,比补觉更管用。
2. 睡前放松,减少电子产品
睡前刷手机、看电视,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大脑兴奋,越看越精神,越睡越晚。睡前半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听点轻音乐或者泡泡脚,有助于放松入睡。
3. 控制饮食,避免夜间胃肠负担
睡前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消化不良,影响入睡。尤其是辛辣、油腻、高糖食物,睡前尽量少吃,避免胃酸反流、夜间烧心。
睡觉,看似简单,却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关键时刻。错误的睡姿,会让慢性病悄悄加重,而正确的睡姿,则是身体最好的“养护方式”。
从今天开始,调整睡姿,让身体睡得更舒适,让疾病无处藏身。健康,从每一个夜晚的好觉开始。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健康核心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睡眠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