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健品每天吃?小心伤肝!
发布时间:2025-02-06 01:45 浏览量: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提升,一些中药材、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是一些肿瘤、慢病患者在服用一些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的保健品或中药前,要更加的谨慎。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的一种较常见的损伤——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导致不明原因肝损伤和不明原因肝病的主要病因。据悉,我国估算的年发生率至少为23.8/10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约1%~6%。一、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日常服用的药物中,有一些是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有一些是通过影响肝脏的代谢造成的肝损伤,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日常可以造成肝损伤的药物可以划分为三类:
固有型常见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胺碘酮、他汀类药物、烟酸、阿司匹林、可卡因、环孢素、甲氨蝶呤、肿瘤化学治疗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丙戊酸、消胆胺、肝素等。这些药物往往在数日就可以引起急性肝损伤,可有乏力、食欲下降、上腹不适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果查血还可能伴有一些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特异质型
常见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类、异烟肼、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氟奎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康唑、来氟米特、非诺贝特、胺碘酮.他汀类药物、赖诺普利、苯妥英等。
这些药物在数日至数年的作用下,可以引起急性肝炎、混合或胆汁淤积型肝炎可有乏力、纳差、恶心、上腹不适等非特异症状,重者还可有黄疸、皮肤瘙痒、疲劳、大便颜色变浅等表现。间接型
常见药物:抗肿瘤药、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抗CD20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蛋白激酶抑制剂。引起的临床表现同前述两种相似。另外,研究表明: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带来的肝损伤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多数患者会错误地认为这类产品天然无毒,并不会主动告知此类的服用史,再加上草药和膳食补充剂的成分往往复杂,即便引起了肝损伤,也很难界定是哪种成分导致的肝损伤。
二、怀疑有肝损伤,要做哪些检查实验室检查:完整的肝生化检查有助于判断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包括ALT、AST、ALP、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等。
三、药物性肝损伤会好吗?多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预后良好,在停用可疑药物后的6个月内肝损伤就可以恢复正常。因此,应坚持随访到肝损伤恢复正常后。
临床上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肝衰竭、接受肝移植、死亡等。
约7%~13%的患者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后的半年到一年,肝生化指标仍存在异常,则提示转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或肝损伤延迟恢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