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体重的关系被发现:65岁后别和体重较劲,胖一点可能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09 19:11  浏览量:10

在传统观念中,“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深入人心,似乎老年人越瘦就越健康。然而,刘大爷最近却遇到了一个让他困惑不已的问题。73岁的他,身材一直偏瘦,像一根竹竿。在一次和邻居的闲聊中,邻居告诉他,老年人稍微超重一点才更健康,像他这样太瘦,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刘大爷一听就急了,他一直觉得“老来瘦”才是健康的标准,怎么会变成瘦不好了呢?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一、老年人体重与寿命的真相

事实上,刘大爷和邻居的争论并非没有依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体重与寿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2021年,《流行病学年鉴》发表了一项长达73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年轻时保持健康体重、年老时微胖的人群死亡率更低。这似乎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老来瘦”相悖。

那么,如何判断体重是否健康呢?关键在于BMI(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健康的BMI值应保持在20到25之间。不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BMI的控制范围有所不同。对于60岁以下的人群,BMI在18.5到24.9之间最为健康;而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BMI则可以放宽到25到29.9之间。

二、为什么老年人微胖更长寿?

老年人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弱,且往往伴随着慢性疾病。微胖的老年人营养状态更好,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力也更强,因此在面对疾病时更能抵御伤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付萍指出,8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轻度肥胖,对健康最有利,建议将BMI控制在20到26.9之间。

此外,老年人的肌肉量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流失,特别是70岁之后,肌肉量会以每10年8%的速度流失。这种肌肉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甚至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因此,微胖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肌肉流失带来的影响。

三、老年人如何管理好体重?

对于刘大爷这样的老年人来说,如何管理好体重,保持健康呢?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1. 坚持锻炼

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或太极拳。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动作简单、舒缓的项目,避免剧烈运动。

2. 饮食健康

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建议多吃鱼虾、禽肉、蛋奶类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要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应保持荤素搭配,避免过度节食或盲目追求减肥。

四、50岁后体重稳定更长寿

除了微胖,体重的稳定性也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保持稳定的体重与长寿有直接关系。如果体重在一年内下降超过4.5公斤或5%,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疾病所致。

那么,老年人如何保持体重稳定呢?以下四个方法或许能帮到您:

1.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建议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2. 饮食健康

饮食要保持均衡,避免过度油腻或清淡。每餐保持7到8分饱,避免热量摄入过剩。

3. 进食习惯

每餐不要吃得过饱,保持适量即可。此外,建议老年人每天保持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4. 定期监测体重

建议老年人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如果发现体重异常增重或减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五、打破“老来瘦”的传统观念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老年人不能盲目追求瘦,适当的超重反而对健康更有益。微胖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因此,刘大爷和他的邻居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更科学的说法是:老年人保持微胖,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总之,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取决于体重,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体重,享受健康长寿的晚年生活。

标签: 体重 寿命 bmi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