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功
发布时间:2025-02-23 23:57 浏览量:9
区别于外门功,内功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在现代中国人的意识里中医也好,武术也好,一定是越老越好。其实未必,要知道中国传统武术里第一个常识“就是拳怕少壮,棍怕老郎”。也就是说要说打,一定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强壮是一定比老年人强的。棍是需要技术的,老年人的技术却会领悟的更多。既然达成了一个共识人会老,那么什么不会老?年轻人心肺功能,消化吸收,身体恢复能力更好才会有更多的肌肉。因为过于壮大肌肉其实应该是身体的负担,尤其是针对中老年人。在不少健身杂志里偶尔可以看到肌肉强壮的老人,但是太少了。几千万分之一吧!早期的奥林匹亚先生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就连阿诺德也已经是两次心脏手术了。好了,针对大家现在刚刚接触的肌肉健身我做了一下解释。所以肌肉不是什么功夫。武术中一句话: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个气是呼吸的气吗?不是!我们看看太极拳论里的记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呼吸的气能鼓荡吗?神在哪?怎么才能内敛?内敛起来干什么?在这里我们必须打破一个思维常态,就是了解你体内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身体内能量的运输是很慢的,运输的细胞也很辛苦。所以内功研究最深的就是中医里的导引术。导引什么?血液养分的运输和能量气息的运输。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你可以叫氣或炁。如果说利用肌肉骨骼这个运动能力的人是体力运动。那么利用膀胱蒸腾炁血运动的已经算是蒸汽机制的身体。在这个体质的基础上才可以探讨什么是内功。
现代医学认为心跳内脏的运动是不可以控制的。但是不管是在印度的瑜伽还是中国的道家,都有很好的总结去控制自己内脏的能力。控制心跳次数,呼吸次数,控制血流的循环方式,控制精神集中的能力。这些都是和炁和身体内在功能有关的。现在的体育里认为带缺氧面罩是锻炼内脏,其实不是。中国道家认为你要到空气含量高的地方才能练的好身体。道家管这种地方叫洞天和福地。你缺氧训练只能给身体带来伤害,比如西藏缺氧地区的喇嘛僧人都希望到成都生活。身体的适应能力是需要很缓慢的提升的,而现代体育认为这太慢了,你好不容易练好了,人也老了。所以不管是运动补剂也好,类固醇类药物也好都可以短期速成在外体力。可是内脏的配合功能却没有这么快。所以不少使用者身体很快就会崩溃。
那么一个人可以一直安稳平静的练习自己的内脏功能吗?可以!
这里把内功二字做了一个很大层面的概述,具体情况必须是亲身体验才可以理解的。
- 上一篇:老年人搭伙过日子,确实存在
- 下一篇:烟台中老年社交App开发,解锁银发社交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