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葛国顺 ‖ 让座与文明(散文)

发布时间:2025-03-12 17:11  浏览量:7

让座与文明

文/葛国顺

眼下,处处都在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好似一缕清风扑面,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如春。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文明乘车、公交让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层面广泛关注。近几年,政府照顾老年人,只要年龄过60岁,就可免费乘坐公交车,老人成了受益人群,尽情地体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古稀老人乘车不仅不必买票,还会有人给他们让座,所有这一切,老人们从心里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我有时去扬州参加《扬州晚报》的读书报告会,在公交车上经常看到那美好的一幕,每当上车刷卡时,刷卡器里报出“幸福卡”“老年卡”的声音后,不管车上多么拥挤,总会有人主动起立让座,刷卡过后,甚至有时好几个人同时站起来,使车厢文明礼让渐成风气。

在尊老爱幼已经蔚然成风的今天,文明乘车过程中,有时我也看到与之不和谐的地方。有次周日,我与一八旬老友下乡办事,公交车上挤满了人,只好站着。旁边几位是去乡下上高中的学生,看到我们上车,突然低头装着没看到似的,一个多小时都没客气让一下座。还有次我去扬州办事,顺便在驾驶室后面找了个座位坐下。这时上来一个孩子妈妈抱着大约三四岁的小孩乘车,我旁边一位老年朋友把手提包放在了小孩专座上,那年轻孩子妈示意他把包拿开,让小孩坐上,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她竟要那位老同志也起身让开,让她坐,年纪轻轻的,小孩坐上是应当的,你自己站着又何妨,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同车我也看到惊奇的一幕:从东站起点有位50好几的乘客上车,手中还拎着一只公文包,乘客很拥挤,照例有几个人让座,他总是不坐,不是让小孩,就是让比他岁数大的老同志。我看他站在旁边,实在不过意,几次欲站起来让座,他就是不肯。幸亏不久过了几站,下去了一批人,我旁边座位空了,赶紧拉他坐下。可惜他只坐了两站,上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他又站起来让座,这次他直接跑到车门口去了,我以为他就要到站,也就不管了。谁知他又站了20多分钟才下车,下车前还回头跟我打了个招呼。

1963年的3月5,毛主席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题词,今天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尊敬老人、礼让老人,是当今时代文明和社会进步标志。让座,让出的是车厢的文明,让出的是人间的温暖,让出的是社会的和谐,让出一个座,也会温暖一座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通知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葛国顺(笔名:草页)1954年7月生于高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随笔、散文、言论、歌词和论文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电台和网络媒体,多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016年4月结集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个人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