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金点子”案例】关于帮促城乡困难老年群体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3-13 17:05 浏览量:5
建议内容
市民葛先生反映,西湖区双浦镇部分老人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障水平低,医疗支出费用负担重,建议由政府拨款为低收入老年人购买一份补充医疗保险,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建议采纳及落实
双浦镇接到群众建议后立即着手研究,经过摸底调查,科学研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简称“双城乡”) 老年群体推出补充医疗保险—“浦惠保”。目前,已有5683名老年人享受“浦惠保”,有效提升了困难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和生活品质。
(一)摸排调研,精准画像。双浦镇对辖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开展全面摸排,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健康状态、社保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精准画像。调研显示,全镇31个村社拥有老年人口1.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6% ,老龄化程度高居西湖区第2位。其中,属于“双城乡”老人约5683人,该类人群养老月收入低(平均400余元/月),医疗保障水平较低,无病不查、慢病不药、小病不医、大病不治等现象普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面临较为严峻的医疗困境。
(二)科学研判,设计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健康帮促,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同时减轻“双城乡”群体的医疗负担,双浦镇政府决定为全镇60周岁及以上“双城乡”居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浦惠保”。在确定具体方案前,广泛征求“双城乡”居民意见,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和双浦镇经济发展水平定制保险方案,并对“浦惠保”在门诊医疗补助、住院津贴、规定病种补助等内容予以明确。
(三)规范实施,惠及群众。双浦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实力、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来承接保险服务项目。为了确保保险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镇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对保险公司的承保、理赔等业务流程进行全程监管,防止出现拒赔、少赔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保险资金使用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每一分钱都用在为“双城乡”居民提供保障上。同时,镇政府还积极开展保险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双城乡”居民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合理利用保险保障自身权益。
市信访民意研析专家点评
“老有所医”不仅关乎老年群体福祉,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浦镇聚焦城乡老年群体医疗负担重的痛点,为困难老人专门定制补充医疗保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浦惠保”项目立足现实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整合市场资源,政企合作模式为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提供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