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形机器人、新增老年教育学位……2025年成都民政这么干

发布时间:2025-03-19 20:23  浏览量:4

3月19日,记者从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成都民政工作将聚焦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社会事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实施九大民生实事,推进七大专项行动,以“效能提升年”为主线,推动民生保障体系迈向更加普惠、精准、高效的发展阶段。

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引入智能化助老手段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成都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升级,构建城乡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健全城区五级、农村三级养老体系。今年,成都将建设890个嵌入式小区养老服务点,打造不少于46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此外,成都还将引进人形机器人助力机构养老,探索智能化养老新模式,以科技助力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发展银发经济,构建多维老龄产业布局

成都正加速布局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成都将实施“天府银龄蓉养行动”,构建“1+3+4”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四级老年教育体系,确保30%的村(社区)设立老年教学点,并新增老年教育学位不少于3830个。同时,成都还将发布银发经济服务新场景,组建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和发展智库,推动养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社会救助提标扩面,构建精准帮扶机制

为织密社会救助网,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今年成都将扩大救助帮扶政策覆盖面,持续开展散居特困人员“六个一服务”,确保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此外,成都市将推出“医心助困、暖在身边”项目,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幸福清单”,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两级中心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跨省通办”。

强化儿童福利,打造开放关爱体系

在儿童福利保障方面,成都将加大对困境儿童的兜底监护和安置力度,打造开放复合多元的关爱服务场所,制定并落实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的基础清单。同时,成都还将举办“蓉心用情、益童成长”系列活动,拓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强化相关机构的监管与人才培养。

深化社会事务管理,优化便民服务

今年,成都将深化婚俗改革,推动区(市)县公园式婚姻登记便民场所建设全覆盖。同时,还将推进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实施地名文化开发及“乡村著名”专项行动,促进地名文化润城育人。

“养老服务普惠可及,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社会事务便民惠民,慈善参与多元有序,社会组织规范运行,儿童工作转型升级,地名工作有声有色,实现政策标准量的合理增长、服务内容质的有效提升,让民政工作更加可视有感,人民群众更加舒心满意。”会上,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时表示,要让民政工作更加可视有感,人民群众更加舒心满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