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要控制喝水量?专家声明:老年人饮水量,不要超过这个范围
发布时间:2025-03-21 11:05 浏览量:4
牛大爷是个典型的“懒人”老年人,平时生活可简单了。每次出门,其他老朋友都会带着水杯,喝点水解渴,但牛大爷嫌麻烦,总觉得水杯占地方。
只有等到口渴得实在忍不住了,他才会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心里觉得只要解渴就行。他常说:“我这身体一直不错,喝水哪有那么讲究!”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习惯,却在一次社区公益体检中给他带来了惊讶的结果——肾脏出了问题!
医生检查后发现,牛大爷的肾脏功能受到损害,肾脏已经出现了轻度衰退的迹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源自他的“喝水方式”。
医生提醒他,年纪大了,喝水不讲究可不行。要知道,老年人喝水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是要科学安排,否则可能会为身体带来隐患。
牛大爷的情况,只是一个开始,很多老年人可能也在犯相同的错误。
年纪越大,越不能等渴了才喝水
老年人的口渴感会变得比较迟钝,有时连喝水的欲望都不强烈。这个问题如果不引起注意,长期下来可能会造成身体脱水,影响到健康。
若忽视了日常水分的补充,导致了血液粘稠,增加了心脑血管问题的隐患。
大家要意识到,口渴是身体缺水的最后信号,等到口渴时已经比较严重了。维持每天适量的水分,不仅能让体内各项机能正常运作,还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水少,3个身体部位会有影响!
少喝水,肾脏最先“叫苦”
我们每个人的肾脏都需要通过水分来“清洗”,如果长期水分不足,肾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很多老年人认为少喝水,可以减少尿液排出,避免夜间频繁起夜,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肾脏的伤害。
水分不足时,尿液中的废物就不能正常排出,反而沉积在肾脏里,形成结石,严重时导致慢性肾病。
根据研究显示,老年人如果每天饮水量少于1000毫升,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将比正常饮水的人高出近30%。
喝水不足,骨质疏松加速
水分对骨骼新陈代谢至关重要,水分缺乏时,骨骼中的矿物质代谢就会紊乱,骨质流失的速度也会加快。老年人骨密度逐渐下降,如果长期饮水不足,骨质疏松的情况就会更为严重。
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要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这样才能保证骨骼的新陈代谢正常运作,降低骨折的风险。
喝水少,消化系统也受累
水不仅影响心脏和肾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很多老年人会觉得自己饮食健康,但却依然遭遇胃胀、便秘。其实,缺水可能正是根源之一。水分能让食物在胃肠道内顺利消化,并促进肠道蠕动。
如果饮水不足,肠道的食物残渣会变得干硬,出现排便困难。
研究表明,老年人如果每天饮水少于1200毫升,慢性便秘的发生率会比正常饮水的人高出近50%。
除了调整饮食,老年人更应当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以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
水是老年人健康的基础。年纪越大,身体的调节机制越迟钝,喝水不能等到口渴了才行动。老年人每天应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建议每天的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之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身体的各项功能维持在最佳状态。
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