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七代传承,160年历史,西柳行太平车会保持历史原貌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7  浏览量:10

具有160年历史的西柳行太平车会,是我市唯一一道保持历史原貌的民间花会。作为武清区的市级非遗项目,西柳行太平车会表演时演员唱跳结合极具观赏性,也因此深受当地人喜爱。在第五代传承人张炳厚和其他几位传承人的努力下,通过10年的进校园传承,西柳行太平车会目前已经传承至第七代。

传承七代保持历史原貌

花会是来自民间的一种传统歌舞表演艺术形式,活动内容有高跷、秧歌、舞狮、旱船等,是传统节日期间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活动。西柳行太平车会主要流传于京津冀地区,深受百姓喜爱。说起西柳行太平车会的历史,张炳厚介绍,清朝末年北京通州一位河北梆子艺人到武清定福庄教授了太平车会。西柳行村一潘氏庄户变卖了自家六十亩地,组织了一拨人到定福庄拜师学艺。之后潘氏又把通州四位教师请到西柳行村进一步教授。

张炳厚说:“我是第五代传承人,通过10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西柳行太平车会已经传承到第七代。最为难得的是,这个项目至今依然保持历史原貌,从文武场到演员的动作、服装、化妆,160年来没有改变。”之所以能够较好地传承,跟这个项目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相对固定不无关系。“我们的太平车会表演的是晚清小说《施公案》中,八腊庙会捉拿费德功的故事情节。不同于其他民间花会表演,太平车会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具有戏剧特征。前几代传承人还曾经长期在天津大戏院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戏剧性特点观赏性强

作为观赏性较强的花会表演,西柳行太平车会对传承人的表演有严格的规定。角色定位明确,每位演员或乐手由前辈指定学什么就学什么,不得兼学其他表演行当,中途也不能改行。一个鼓点上,七个演员的动作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主要表演段落有走场、跑场、上桥等,其特点有文场、武场、唱跳结合。行场和文场是捉拿费德功来回路上的动作情节,跑场是捉拿费德功时的武打和敌对时的惊险场景,表演时既优美又逼真。在音乐的配合上,大多用跺头或四击头等鼓点。全场还有大十二月、小十二月,共二十四段唱腔。

为了很好地传承西柳行太平车会,77岁的张炳厚付出很多努力。“我对这个项目的情况比较了解。我从14岁开始跳会,1980年开始担任‘会头’到现在44年,是天津市民间花会里干的时间最长的‘会头’。这些年为了传承,我们几位老人进校园去教孩子们。教的过程中难免在艺术性上会有缺失,但动作都保持原样。”说到传承,张炳厚略显忧心,“在传承方面,我有两件事比较着急。一件是文武场伴奏的传承,一件是‘会头’接班人。通过10年的进校园,在动作表演上培养了不少传承人,但文武场的伴奏传承情况并不乐观。文场表演是笙管笛箫伴奏,武场表演是锣镲鼓伴奏,这些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会的。还有我今年77岁了,一直想找能够接替我的‘会头’接班人,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张炳厚希望能够遇到有心之人,帮助自己解决目前的难题。

(据4月25日今晚报 记者 刘桂芳)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