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当心!北京出现“假”老年大学,一不小心就掉进坑
发布时间:2025-03-24 02:43 浏览量:3
“五、四、三、二、一,链接已经弹出来了,快抢快抢!”
“手快有,手慢无!”
“点进去看到2980元这个价格,直接支付!”
……
看到这些话术
你是不是以为点进了带货直播间?
实际上
这是一家自称“老年大学”机构开的线上体验课
老师的推销攻势如此猛烈
让屏幕前上课的老人有些犯晕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65岁的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老年大学”的广告。他注意到,这家“老年大学”还开设0元唱歌体验课,就报了名。接待他的人,自称是这家机构“声乐学院”的创始人,也是上课的老师。老师说,体验课在线上进行,共分为6天,每天晚上会有2小时左右的直播内容。
金大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老年大学”广告
前三天的课还算正常, 到了第四天,老师开始推销起了正式课,同样是在线上进行。原价12000多元的课,优惠价只要2980元,只有200个优惠名额。
乍一看,学费免了将近1万元,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但金大爷转念一想,2980元的课,还是在线上,比不少老年大学的线下课还贵了,实在有些不值。金大爷本就有些犹豫,老师之后又一直在微信上“狂轰乱炸”,说体验课如何超值,200个名额如何珍贵,金大爷实在不胜其烦,课也不上了,直接删除了对方的好友。
金大爷报体验课的机构,有0元唱歌和0元弹琴两种体验课。记者同时报名了两门课,实际体验与金大爷很相似,前三节课比较普通,第四节课则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唱歌课和钢琴课的推销套路也很雷同,老师都声称课程原价是12000多元,优惠价2980元,且优惠名额都是200个。
在体验课的班级微信群里,老师开始推销正式课之后,有不少学员都发来信息,称自己“已报名”,还附上了在线支付的截图。但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有些明明在前一天付过学费的人,又开始咨询如何缴费,随后又报名并支付了一次,看起来很像“托儿”。
前一天已经缴费的人,第二天又装模作样地问该如何报名
这个机构的体验课每周都会办,为了验证是否有猫腻,记者在一周之后以新身份再次报名了体验课。一进新班级微信群,就看见了好多“熟脸”,全都是上一周班级里“报名缴费”的人。果不其然,到了这周的第四节课,这些人又开始在微信群里当起了“托儿”,各种“已报名”和付款截图层出不穷。
前一个班级群里报名缴费的“托儿”,到了新班级群还在当“托儿”
此外,记者还对比了前后两个星期的体验课,发现内容完全一样,可以断定课程并非直播而是录播。在第四节课,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优惠课名额已经越来越少,显然也并非真实情况,而是提前录好的话术。这些话术连同微信群里的各种“托儿”,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优惠名额很快会被抢光的紧张氛围,诱导老人缴费报课。
机构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提到,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篡改、编造、隐匿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这家自称“老年大学”的机构是一家企业所办,还有线下校区。记者就该机构的资质咨询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回应,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等营利性民办培训服务机构,必须要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许可,即办学许可证。教育行政部门回应,查询不到该机构的办学许可证信息,也就是说,这家机构根本没有资质。
老年人如何避免被“假”老年大学坑骗?
1
不要轻信在社交平台打广告的、自称“老年大学”的机构。
2
不要相信机构推出的面向老人的0元、低价体验课。
3
如确有学习需求,应到正规靠谱的老年大学进行咨询和报课。
北京地区靠谱的老年大学,都有哪些?
1
国家老年大学。线下校区位于魏公村,官网上也有不少在线课程,还可以从官网进入到“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学习。
2
部分高校开设的老年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官网首页最下方的“全国老年教育机构”一栏,点击“查看更多”,选择“北京市”,即可查看高校所办的老年大学名单。
3
北京老年开放大学。线下校区位于西直门,具体课程信息可以在“京学网”或“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查询。
4
各区老年大学。有的区有多所老年大学,比如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和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东城分校;有的区只有一所,比如丰台区老年大学。具体情况可与所在区教委进行咨询。
5
部分街道、社区所办的老年大学。可与所在街道和社区进行咨询。